番外之公主日常篇(46)
作者:Linda小烁子   皇上,萧大人就是您的公主啊最新章节     
    回去的路上,萧维满面愁容。
    一路上萧烁儿不禁看了他好几次,“父皇可是有烦心事?”终于,萧烁儿看不下去,开口询问。
    “唉……”开口就是长长的叹息,让萧烁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有话就直说呗,叹啥气嘛?
    “此次东陵是带了和亲公主来的……”
    “难不成大应要回一个吗?那确实挺麻烦的,从始至终好像没有适龄的女子。”
    萧维无奈的瞥了眼萧烁儿,“想什么呢?正愁的是该给这位公主一个什么名分。你不知这位公主的地位颇为尴尬。他是灵妃的庶长姐,比灵妃大了一个月。吉姆是一个宫女,东陵国国君好色,那宫女稍使手段就爬上了东邻国国君的龙床,一夜交好后,好命的生下了大公主,便又被东邻国国君抛之脑后。
    而这次来的和亲公主就是那个宫女所生的大公主,说实话,他年纪不大,和灵妃一样,才19岁。”
    萧烁儿:?!
    他之前还想着林飞虽已是一个孩子的娘了,却依旧细皮嫩肉皮肤如此白皙,还以为他是有什么好方法护肤,合着这哪是有好方法护肤,人家本来就年轻脸嫩。
    更重要的是,他刚才说什么?19岁,就比自己大三岁,却是自己庶母?!
    看着萧烁儿一脸震惊的模样,萧维无奈的叹了口气,“东陵国向大应示弱,朕总该给个台阶下的,若真打起来,对两国都没什么好处。
    关键是灵妃和东陵国太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妹,都是皇后所出,而这位和亲公主位置高了,难免压到灵妃处,说道位子低了,又是博了东陵国的面子。”
    “父皇是仇,该给这位公主一个什么名分?既然父皇不好弄,便把他赐给宗室王爷岂不美哉?”
    “说来也是可答应开国到现今不过三代而已,哪有那么多的宗室王爷。”
    大应采取的是世袭制,那些历代皇上的兄弟会被封为亲王郡王什么的,他们的孩子可以成为世子继承亲王或郡王之位,还有许多比较高的位置都会传承的。
    但说实话,这么算来,这届宗室子弟里面适合的也就那么几个,而且还都已经娶了正妻,好歹是一国公主,若是嫁给皇上,不是正妻便罢了,可若是嫁给宗室之人,还不是正妻,那就是服了东陵国的面子。
    “父皇的意思,这位公主必须嫁入后宫了?”
    “是也,烁儿觉得该给这位公主一个什么名分合适?”
    萧烁儿:?这事儿你问我一个公主?
    可毕竟人家是自己亲爹,又是皇上,问了总不能不答吧?
    “儿臣觉得便封个嫔位吧。”
    萧维却是摇了摇头,不赞同的说道,“若封为嫔位,我日他诞下皇嗣,可就要升为妃了,朕的意思是让他永远不敌灵妃,至少要比灵妃低一级的。
    可风太低了,也不太好,至少要给个贵嫔之位,不然总不能堂堂和亲公主生了孩子,都不能自己养吧?
    而且这也是打了个提前量,万一他一胎两子,一连生两位也是无不可的,那样至少也是同级没压过了他去。
    若这位公主像灵妃一样,是个温和不挑事的性子也就罢了,倘若他骄纵跋扈的事传到朕这来了,朕便也不必给东凌国留情面了。”
    萧维眯着眼睛看着前方,这一刻,他再不是萧烁儿心中那个渣爹,也不是不着调的狗皇帝……这一刻,他是世人眼中英明的君主。
    萧烁儿没说话,看着侧前方的萧维,这一刻,他的眼中是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孺慕与崇拜。
    回头看着女儿如此的目光,萧维十分的受用,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子,故作清高的说道,“你还是太年轻了。”
    萧烁儿翻了个白眼,撇开眼睛果然是帅不过三秒,又开始不正经了。
    “我一个公主学习给别国家的和亲公主立什么位份合适?”
    “这这是在教你帝王之术权宜之计。”
    “我一介公主,难道你还指望我继承大统?我学什么帝王之术?”
    萧维却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不甘的看着萧烁儿,“要朕说,朕这几个孩子里,唯有你最像朕。唉,秀兰怎么就不能争气点为朕诞下一个儿子呢?你若是个男子……唉。”
    “我若是个男子,如何封我做太子?别说我现在是个女子,根本没可能,就算我是个男子,也不想当太子,我对这些没兴趣。”
    “你这孩子,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
    “我若是个皇子,宁愿以后做个逍遥王爷。”
    “你……哎,算了,真是希望你能在这百年之后帮帮新帝。
    你觉得太子之位,朕哪位皇儿更为合适?”
    “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吧。”萧烁儿并未多言。他知道说的多了没好处。
    看出他的小心思。萧烁儿无奈的道,“说吧,朕恕你无罪。”
    他看了眼萧维,“那……我说了?”
    “你说便是。自古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在朕面前,谁知道有几分真几分假,你这个局外人更能看得明白。”
    “要我说他们的确是各有各的好,你三个皇子倒是有了三足鼎立之势。”
    萧维眼神亮了亮,颇为欣赏的看着萧烁儿,“继续。”
    “先说三皇子萧勋,他占了个嫡长的位置,又有母族丞相撑腰,只可惜他身子孱弱并非帝王的最好人选;萧然……他脑子灵光,文武都不落,只可惜它飞低飞涨,只能勉强占一个贤,母族又比不上丞相;再说萧言……他,他虽尚且年幼,但凌飞在答应并无任何事例,太后想将他养到膝下,想来也是为了制造一个傀儡皇帝,以后做一个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
    如此看来,却是三足鼎立之势。其中,萧言年纪小,他身上的性子看不出什么来,势力也是最为弱的,所以儿臣觉得这太子之位还是要在萧勋和萧然之间选。
    丞相把握朝中大权,未免喧宾夺主,父皇一直想要扳倒丞相一党,若是没了丞相,那个虚着的嫡长名分,再加上他体弱多病,便可没了威胁名正言顺的立萧然为太子。
    只是父皇还要万般小心,萧勋可能只是在韬光养晦,虽说他的确重病不假,但许久未复发的他一心膨胀,认为病已经好了,却还是装病。降低存在感,此人不得不防。
    父皇觉得呢?”
    说实话,这最后一句只是他随口一问,毕竟他说了这么多单,拎出来好几条都是砍头的罪过,虽然萧维说,恕他无罪,但多少还是要问一下人家的意见。
    听着这一套全面的分析,萧维的目光更具欣赏,可欣赏着欣赏着眼里的不甘,又透露了出来。
    “唉,你若是个男子,不管你愿不愿这个太子之位,必须给你。不论是校训还是萧然,如今都过为年幼,而且还未立太子之位,朕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培养然儿,只能先拖着,可这若拖的时间久了,难免夜长梦多以,然而的年纪若再不早些培养,怕就是来不及了。”
    “父皇若想扳倒丞相,大可不必着急,静待时机罢了,时机总会要来的,咱要抓住它。”
    “以后若朕没了,新帝还要你多扶持,真怕来不及培养啊。”
    “你还年轻,阿然也还年幼,急什么?总会来得及的。”
    ——
    马车缓缓出宫,萧烁儿回眸看了眼皇宫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此去不知多久才要归京。
    不由得脑海里又出现了曾经故友的画面……
    这次去往边疆,除他以外,还有陈小漫以及张荧。
    方才他也与父皇说过此事,张荧也已早做准备,父皇对于这么个人完全都没有了印象,反正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他想一起带走那便一并带去好了。
    除了他们以外,萧烁儿带了初夏和碧云两个宫女,陈小曼只带了一个从小一起玩大的贴身侍女,张荧那边则是带了陶吟和陶镜二人。
    如今的陶吟已算是张荧的贴身侍从,二人感情不错。
    “姐姐,你在看什么?”张荧从上车起,便央着和萧烁儿坐在了一辆马车里。
    看着许久未见的弟弟,萧烁儿冷漠的眸子里终是出现了两份柔情。
    他轻抚上弟弟的脑袋,柔声道,“没什么,马上就要见到小野哥了,荧儿开心吗?”
    “当然开心!昨日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在做梦呢,没想到是真的姐姐来过。”
    说着,张荧又开始絮絮叨叨,一路上他的嘴就没停过,萧烁儿静静的坐着,温和的注视着他,认真的听着他说着一些无聊的琐事。
    此时京城那边也有一群暗影格之人,易容变声代替了他们……
    ——
    与此同时。
    边疆燕关城。
    军营,主军帐内。
    此时的主让内坐着几个魏家军的首脑,他们分别是坐在首位上的魏老将军和魏老将军的三个儿子,以及其他几个将军。
    军帐内每一个面孔都充满愁容。
    他们愁啊!
    如今已是冬日,他们尚且可以穿着去年的衣服,反正已经到这个年纪了,也不长了,衣服倒还合身,可关键是那些新兵啊,他们第一次来,根本就没有被分发过棉衣,只能穿着单薄的夏衣作战,已经有不少新兵冻出病来,身上也有多处冻伤。
    还有关键的是,粮草如今仅剩的些粮草也只能够军营上下再吃半个月的了……
    朝廷深得民心,魏家军也更是如此。燕关城的百姓们都积极参军,尤其是如今战争年间,征兵期间,燕关城的青壮年几乎都自愿来参了军。
    其他一些稍有残疾也不碍事的或者一些年纪小孩子,年老身子依旧健朗的,以及一些女人都会过来,在军营里打打下手或帮着炊事房的士兵们做吃的,或是来来回回送棉衣和粮食的……他们受之有愧呀,总不能一直吃百姓的吧,可朝廷新的粮饷又没下来。
    不过黑暗中的他们终是看到了一点曙光,他们是知道萧野的身份的,当朝安圣公主的弟弟。
    他们也在前不久收到了回信。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带着粮食过来了,只是从边关到京城往返,还要运输大量粮食,少说也要一月余……
    唉……
    不仅如此,他们愁的还有另一件事。
    北戎有一人名叫赫连云奇。
    他不会功夫,却有一手好箭术。
    他从不正面与人硬刚,而是在重重保护中背后放冷箭。
    魏二将军曾经便是中了招,幸好他机敏躲过了要害,却也是射中了肩膀在床上休养了大半个月。
    战场上瞬息万变,他们不仅要防着周围不时冒出来的冷枪冷剑,还要防着躲在远处的暗箭,心累呀……
    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试了很多次保护赫连云奇的人太多了,他总是和对方的总指挥一起呆在重重保护之下,根本难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