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醉酒的衙役报错丧
作者:苏小尘   农门寡妇操劳而死,重生后杀疯了最新章节     
    “二弟妹,三弟妹,我才买了羊,你们就得了消息上门找茬,莫不是眼睛落到我们大房了?我家若是少个什么东西,是不是可以说是你们偷的?”
    在男人回来之前,萧杏花要一个人养六个孩子,所以昨天就想好了,以后要做些吃食生意赚钱。
    到时候家里免不了要准备许多食材,她可不想宋家的人时时刻刻过来盯着。
    刘玉兰死鸭子嘴硬。
    “我和二嫂是好心,怕大哥出事你想不开,所以过来看看你,居然被你污蔑成偷东西!哼,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萧杏花不紧不慢道:“我前天高热昏迷一整晚,早上醒来后就发现家里少了一角银锭子,六个鸡蛋,大半包白糖,油罐和盐罐也被人动手脚少了大半。我知道两位弟妹巧言善辩,也无需狡辩说我污蔑你们,大伙都在这呢,去你们家里一搜就知道。”
    妯娌俩心虚,脸色涨红。
    “你什么意思,这些东西就只能你家有?”
    萧杏花早料到这两人会这么说,嘴角挂着一抹凉意。
    “若搜出来这些东西,二位弟妹只需说清楚你们是何时何地在何人手里买了多少就可。只要你们说得出来,今天就算我栽赃你们,大嫂当着众多村民的面给你们正名并道歉。可若是你们说不出个一二三来,那就——”
    热心村民接话。
    “那就是他们偷的呗。”
    “我倒是知道二壮和三壮家都没有养鸡,咱们要是搜出来鸡蛋,就得问个明白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还有那白糖,可是金贵东西,除了村长和大壮家买得起,别家可真是少见,若是搜出来,呵呵。”
    “……”
    莫说白糖和鸡蛋,就算油和盐萧杏花照样能给找出破绽来。
    “怎么样,两位弟妹,让大伙去你们家长长见识呗。”
    萧杏花也不怕那些东西已经被二房三房吃了,对于习惯偷东西的人来说,被偷的可不仅仅是自己大房一家。
    估计哪户村民都能找到自家丢失的东西。
    上辈子不就是么,这两人因为偷尿壶脸盆被抓到打了半死呢。
    “你们聋了,听不到你们大嫂的话么?走啊,带大伙去长长见识呐。”
    “瞧她们心虚的,敢带咱们去才怪呢。”
    “啧啧,看起来人模狗样的,居然偷东西。我呸!”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一个铜板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被人偷半个窝头都得去村头歪脖子柳树下面骂半天街。他们最恨的就是小偷了。
    妯娌俩哪敢带人去家里搜?
    边虚张声势边找机会逃走。
    “你以为我们怕被搜?笑话!闹了半天就是不想让娘喝羊奶呗,我们不要就是了。走了走了,还得回家做早饭呢。”
    萧杏花直接拦了两人的去路。
    “既然已经撕破脸,大嫂不妨再跟你们说得明白些。以后,我家里不欢迎你们,二位若是‘顺道路过’,也请绕开我家门走。但凡哪天我家再少什么东西,我必定带人去你们家里搜个底朝天。”
    “你——你给我等着!”妯娌俩终于灰溜溜地走了。
    萧杏花跟村民寒暄了几句,便关了院门。
    “哇,娘好厉害!”六岁的宝珠拍着巴掌给娘叫好。
    “好厉害!”三岁的玉楠跟着二姐有样学样。
    萧杏花见两人一个搂着大羊一个搂着小羊,估计是怕被人抢走呢。
    她笑着摸摸两人的头。
    “从今天开始,娘要做个泼妇,好不好?”
    宝珠拍巴掌拍得更欢腾了,“好耶,娘是泼妇。”
    玉楠很给姐姐面子,又附和道:“泼妇!”
    萧杏花哭笑不得,想着好一会儿没看见金珍了,便进了屋,却见金珍正捂着招娣的耳朵。
    “娘,招娣刚才撇嘴了,我怕她吓着,就给她捂着耳朵了。”
    招娣果然睡得很安心,像是做了什么美梦,突然‘嘿’一下笑出声来。
    萧杏花不由得跟着笑了。
    再看金珍,却是背着手要藏什么东西,“金珍?”
    金珍只好把东西拿出来。
    一根细长的铁棍。
    “娘,我从床底下找到的。”
    这是宋大壮走之前,留给自己防身用的,没想到被女儿翻了出来。
    “准备打你二婶三婶的?”
    “她们欺负娘……”
    刚才二婶三婶要是对娘动手,她的确准备打人来着。
    这孩子,总是懂事的让人心疼。
    早饭后,萧杏花坐在床上,一遍遍地数着荷包里仅剩的几个铜板。
    家里原本还有十二两多银子,大壮临走的前一晚被公婆借去了七两,今天买羊又花去五两,她现在手头也只有几个可怜的铜板了。
    别说摆摊做生意,家里的存粮吃完后都没钱再买了。
    男人要五年后才能回来,这期间是指望不上了。
    租出去的地,还得等几个月才能收租。
    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问公婆要账了。
    萧杏花把手搭在嫁妆箱子上摸来摸去,“嗒”一声,锁开了,翻出一大堆衣服后,才找到那压箱底的荷包。
    里面是一张田地租契,和一张欠条。
    宋大壮借钱给公婆时,本是希望他不在家的期间他们能帮衬妻女,现在看来,还是太高估那些人的良心了。
    好在,他留了个心眼,才有了这张欠条。
    梆梆梆。
    又有人叫门。
    “开门,大壮家的,县衙来人了。”是村长,带人报丧来了。
    萧杏花拿好欠条,弯了弯嘴角。
    要债的机会来了。
    “村长,这位是?”
    “大壮家的,这是县衙来的官爷。官爷,这就是宋大壮的婆娘。”
    送信的衙役满身酒气,走路都摇摇晃晃的。
    “官爷,不知找民妇何事?”
    萧杏花暗道,难怪上辈子报错了丧,把河西宋家村的丧报,送到河东宋家村来了。
    “你就是宋大壮的家眷?啧啧,可惜了,这么漂亮的婆娘不知道要便宜哪个龟儿子。”
    衙役显然醉意不轻,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了,不过还没忘记自己要传达的事情。
    “士兵宋大壮,不幸战死沙场,蒙皇恩浩荡,朝廷体恤,予以抚恤银二十两,家眷凭本丧报及其户籍前去县衙领取,以两月为期。听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