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李老的难言之隐
作者:流局   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最新章节     
    “为何要杀害慕容顺?”尽管何乐为 认为此问题的答案已不再关键,但探究动机却是了解张真胤底细的最佳途径。
    不出所料,张真胤仅是冷哼一声:“你哪来的自信认为我们会告诉你缘由?”
    何乐为 将视线转向费听阿勒,而她只是低头默然,不敢与何乐为 对视。
    在何乐为 的记忆中,费听阿勒何时出现在自己身边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一时记不起具体时间,只是感觉与她关系亲近。
    “李孝恭是否知情?”何乐为 改变策略发问,费听阿勒突然抬首,严肃地告诉何乐为 :“河间王与此事无关。”
    她这是在庇护李孝恭吗?
    尽管李孝恭深知小菲菲的真实身份乃是夜叉费听阿勒,却依然让她留在身边,并指派她保护自己的私生子何乐为。如今事发之际,费听阿勒意图撇清与李孝恭的关系,究竟他们之间存在何种纠葛?
    何乐为明白他们不会再透露更多信息,于是并未强留:“若不愿说,离去便是。”
    名义上,何乐为身为费听阿勒的主人,而她仅是一名无自由之身的奴婢,然而何乐为竟然毫不犹豫地任其离开,此举令费听阿勒心中泛起一丝感动。
    尽管如此,感动之余,她仍紧咬下唇,最终跟随张真胤离开了餐馆。
    就在他们刚走不久,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突然闯入,毫不客气地四下搜索!
    何乐为认出这些人乃是河间郡王府的护卫,准确地说,他们是李孝恭的贴身保镖,皆是昔日随他征战沙场的老兵。
    按大唐律例,亲王可设立亲事府和账内府这类卫队,但郡王则无此特权。李孝恭向来低调行事,这些老兵不过陪他安享晚年,未曾想今日竟倾其所有、浩浩荡荡出动。
    更令何乐为惊讶的是,李孝恭竟亲自到场!
    “王爷,人已逃走!”一名护卫这般向李孝恭汇报,他听后紧锁眉头,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他腆着滚圆的大肚腩,紧紧皱眉凝视着何乐为,随后寻了个位置坐下。
    “好歹我是你的生父,你竟不见礼?”
    何乐为在他对面落座,针锋相对:“为了演戏,你还真是豁得出去,就这么害怕吗?”
    “演戏?我演什么戏?我怕什么?”李孝恭不禁愠怒反问。
    “你平时装作浑不在意,处心积虑塑造一个沉迷享乐的形象,今日居然把那些压箱底的老兵全部搬出来,不就是为了给宫中的那位看一场戏么?”
    “平常你能带着这些人招摇过市?恐怕早被人误解你要谋反了吧。”
    “你大胆!这种话你也敢说!”李孝恭勃然拍案而起。
    “你再拍桌子,我就去皇宫告御状,说你窝藏刺客,看我敢不敢!”
    “你!”李孝恭一时语塞,片刻后还是泄了气,哀叹道:“你就这么恨我吗?”
    何乐为摇头,严肃回应:“我并非恨你,只是与你无关。”
    李孝恭眼眸中充满悲凉:“我倒宁愿你恨我……”
    何乐为首次在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作为父亲的慈爱,心中不由得有些恻隐:“你就真的这么害怕吗?”
    李孝恭自然理解何乐为的意思。
    “想当年,我李孝恭攻伐巴蜀,擒获朱粲,灭萧梁,大破辅公佑,率军安定江南,独据石头城,使得整个南方在我铁骑钢刀的威势下颤抖不已,世人皆言北方有世民,南方有孝恭……”
    最终呢?高祖huangdi以莫须有的指控诏我进京,尽管结果是一场空惊,却借机剥夺了我的兵权,将我南疆的兵马全部转授给了李神符和武士彟……
    瞧瞧这些皇室宗亲,诸如李道宗、李道玄、李神通、李神符,除了我以外,还有哪位仍驻留在长安之内?
    李孝恭对何乐为可谓推诚置腹,因何乐为深知李孝恭的为人。
    大唐开国功臣声名显赫,许多人都熟知其名,但对于李孝恭,知者却寥寥,为何他能在凌烟阁排名第二,紧随长孙无忌之后?
    或许李孝恭并未亲身冲锋陷阵,甚或不曾亲自领兵征战,人们常说其功绩实属李靖所赐。然而何乐为明了,李孝恭所擅长的并非战术层面,而是战略规划。
    若将李靖等军神比作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将领,那么李孝恭更似军队中的精神导师,前者犹如战场上的总指挥,后者则如同政委和教导员。
    由于大唐军制,李世民已牢牢掌控军权,故而令他警惕的反而是如李孝恭这样具备精神影响力的统帅。或许这只是李孝恭过于敏感多疑,但他不得不防备,毕竟李渊曾试图以无端之罪将其斩首。
    “这么说,你是在向我倾诉苦衷?一面享受着酒池肉林的生活,一面抱怨无人理解你的内心煎熬?”
    “我能怎样?”李孝恭喘息粗重,才刚坐下一会儿,额头上已是冷汗淋漓。
    “一味装疯卖傻并无实质作用,我身为商人,建议您采用破财消灾的方式。”
    “破财消灾?哈哈,本王这些年来已散尽家财,可有效果么?”李孝恭苦笑着,甚至连何乐为称呼他为“亲”的方式都不再介怀。
    “那只能说明你散财的方法不恰当,你在寻欢作乐,那些狐朋狗友的吃喝玩乐,你的钱都花在了哪些人身上?”
    何乐为说到这里,李孝恭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钱财用得不得当,散财越多反而会引来他人更深的嫉恨。”
    李孝恭若有所悟,向何乐为询问:“近来有何处可以花钱之处?”
    何乐为露出狡黠的笑容:“我帮你花怎么样?”
    “那就说来听听。”李孝恭挺直腰板,目光炯炯有神。
    “你现在仍是礼部尚书没错吧?与其他各部尚书的关系如何?”
    李孝恭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开口:“陛习a有意召回王珪,让他担任礼部尚书……”
    “王珪?就是那位与魏征一同去祭祀息王李建成的王珪?”
    “正是……”
    何乐为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王珪乃唐初知名宰相,与魏征等文臣交情深厚,因泄漏宫中秘事而被贬至同州刺史,如今李世民欲将其召回朝廷替代李孝恭的位置,此举究竟有何深意?
    由于有人揭露了李孝恭与已故息王的侍妾育有一名私生子,导致其礼部尚书的职位被褫夺,并且这一职位竟被授予曾参与祭祀息王的王珪,这引发了何乐为的关注。
    依常理推断,李世民应当更为排斥王珪才对,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何种深层含义呢?
    何乐为迅速捕捉到了这个疑点,经过短暂思索,眼神骤然一亮,嘴角扬起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