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朱标:我五弟有大帝之相啊!
作者:于公子呀啊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最新章节     
    “看来有热闹可看了,什么热闹?”朱标好奇地问。
    “嘿嘿!”
    朱肃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然后问:“大哥,你觉得吕氏如何?”
    “吕氏?”
    朱标听到这个名字,微微一怔,然后说:“挺不错的!虽然她没有常姐姐那份英气,没有她美丽,没有她的气质,也没有她那么贤惠。”
    “呃!”
    朱肃听了,不禁有些惊讶,心想大哥心中的常氏真是完美无瑕啊!每当提到常氏,朱标的眼神里总是充满敬爱。
    原来,大哥也是个痴情的人,就像父亲老朱一样。
    马皇后是老朱的真爱,其他妃子只是为了延续血脉。
    朱标的情况也类似,常氏才是他的心上人,吕氏则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
    “不过呢!”
    朱标话锋一转:“吕氏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自从常姐姐去世后,她把东宫管理得有条不紊,对雄英也非常好,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我对她很放心。”
    “噗!”
    朱肃闻言忍不住笑了,说:“大哥,你确定吕氏真的如你所说,你对她这么信任?”
    “是啊,难道吕氏有什么问题吗?”朱标反问。
    “好吧,只要你喜欢就好。”朱肃无奈地说。他对吕氏的疑虑只是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吕氏想害朱雄英,让她的儿子朱允炆上位。
    就算他说了,朱标恐怕也不会信。毕竟,吕氏是朱标最亲近的人。
    但现在情况可能变了。从老朱把朱雄英从东宫接到坤宁宫这件事来看,那个穿越者很可能告诉了老朱朱雄英早逝的事,甚至可能把他的猜测也告诉了老朱。
    朱雄英的死很可能与吕氏有关。
    如果真是这样,事情就有趣了。朱雄英是老朱的掌上明珠,在他心中,地位不亚于儿子朱标,甚至更高。
    朱标被老朱视为大明的太宗,而朱雄英则是第三代皇帝。
    只要吕氏有一点可能谋害朱雄英,老朱就会竭尽全力去调查,除非吕氏真的没问题,否则在老朱的追查下,一定会有所发现。
    老朱手下的锦衣卫无处不在,说不定吕氏或吕本身边就有老朱安插的眼线。
    “唉!”
    朱肃叹了口气,接着说:“原本我还打算在空闲时指导一下大侄子,既然父亲已把他带到母后那儿,那就算了。”
    “嗯?”
    “小五,你说什么?你要教英雄?”朱标兴奋地问。
    “嗯!”
    朱肃点头回答:“英雄侄子不是一直和我相处得好吗?我闲着也是闲着,大哥如果你没时间教他,可以把英雄交给我。”
    “那太好了!”
    朱标马上回应:“小五,对你我还是很放心的。既然你愿意,明天我就去母后那儿,把英雄接过来,让他跟你学习一段时间。”
    “别的我没什么要求。”
    “只有一件事,千万别像父皇和母后那样,凡事都迁就英雄,过度溺爱可能会让这小子变得无法无天,到时候就麻烦了。”
    “你放心!”
    朱肃笑着保证:“大哥,英雄的性格你还不清楚吗?他有时可能顽皮些,但哪个小孩不是这样呢?”
    “比起老四,英雄可好多了!”
    “呃!”
    “咳咳!”
    朱标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朱棣和朱肃都是朱标看着长大的,朱棣的顽皮他再清楚不过,小时候捅马蜂窝的事也没少干。就一个字,莽。为此,老四不知挨了多少次老朱的揍。在这五个兄弟中,朱棣受的打可能比其他几个兄弟加起来还多。
    见朱标如此,朱肃笑道:“你看,老四现在不也规规矩矩的吗?大哥,你只需记住一点,无论英雄侄子的才华如何,是天才还是平凡,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他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分辨是非,那就足够了。”
    “学识不足,不是还有大明的文臣武将吗?他们的学识好就行了。”
    “这……这!”
    听到朱肃这番话,朱标如梦初醒,瞪大眼睛,满脸激动地说:“小五,大哥真是没想到,你居然有这般见识,随口一说就是至理名言。”
    “是啊!只要英雄的价值观正确,能分清是非,那就已经很好了。”
    “哈哈哈!”
    说到这儿,朱标忍不住大笑起来。顿时,他感到豁然开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瞬间,肩上的担子似乎减轻了不少。
    朱肃继续说:“只要能让英雄侄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等大哥百年之后,他接任成为大明第三位皇帝,即使不能有所大作为,至少也不会让我们的大明王朝发生重大危机。”
    “所以啊!”
    “平时也不要对雄英太过苛责,只要他不学坏就行了。”
    “五弟!”
    这时,朱标突然起身,向朱肃鞠躬,说道:“今天听你这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真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深的学识!”
    “哈哈,不愧是我弟弟。”
    “五弟,好像过不了多久,你就要去藩地了吧!”
    “不然我去跟父亲说说,让你留在应天。如果我去劝说,父亲应该会答应的。”
    “呃!”
    朱标,你这个无情无义的人,竟然这样背后捅我一刀。留在应天,留在老朱身边,有什么好?做事处处受限,生怕被老朱发现。
    “大哥,还是算了吧!”
    “这么做会坏了规矩。既然父亲已经打算对外分封,作为儿子的我,必须响应。”
    “如果把我留在应天,恐怕到时候文武百官会有闲言碎语。”
    “所以,还是别了。”
    “好吧!”
    朱标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说:“唉!生在帝王家就是这样不好,明明是一家人,却不能常常团聚,一年到头也难得团圆一次。”
    “对了,五弟,你说大明官员的俸禄低,父亲这样做不仅不能防止贪官,反而会让贪官更多。这是怎么回事?”
    “还有,大明官员的俸禄真的低吗?”
    “低!”
    “而且,不是一般的低。”
    朱肃笑着说:“大哥,不说别人,就说青田先生刘伯温吧。你觉得老朱给他的俸禄怎么样,够用吗?”
    “这...”
    朱标迟疑了一下,然后说:“应该够了吧!”
    “够了?”
    “够什么呀!如果不是刘伯温在民间还有点名气,很多文人墨客都很认可他的字画,没钱时还能卖字画贴补家用。”
    “否则,刘伯温可能早就饿死了。”朱肃冷冷地说。
    “这...这怎么可能!”
    朱标满脸惊讶:“刘伯温可是朝廷的二品大员!他的俸禄不够用,怎么可能?五弟,你不会是在骗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