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庐江城外拉扯,孙策定计
作者:噢大梨呀   三国:大魏庶子,开局截胡邹氏最新章节     
    时间过的飞快,孙策来鸠兹快小半月了。
    双方水战接触不断,但是并未分出胜负,并不是孙策等人不善水战,而是士气问题。
    孙策从吴郡而来,相当于是远攻,虽然打了不少胜仗,士气高涨,但是面对的是刘勋。
    要知道刘勋当前的处境有多么的难受,北面有张辽据守不出,但是实力不容小觑,城内士兵高达五万有余。
    而孙策自东而来,如果打过了江,身在庐江的袁术将再无容身之地。
    那么刘勋等人除了背水一战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所以除了死战,还能怎么办?
    孙策好歹也是打仗天才,哪里不知道刘勋的问题所在,只是这种情况很难改变。
    按照周瑜的说法,只能慢慢的消耗对方的士气,针锋相对终究是下下策。
    孙策心里那叫一个急啊!
    在城内召开了全体高层会议,讨论下下一步该怎么办。
    最近这消耗战打得很是无力,黄盖一脸怒气说道:“要我说还是多找些船,多找些地方登陆,一鼓作气将他们掀翻了天。”
    黄盖说的也有道理,现如今东吴兵强马壮,很多善水战的将领,主要登陆了江对面,一鼓作气确实很容易打败刘勋。
    周瑜则说道:“黄将军也有道理,只是造船消耗甚大,也是需要花费个把月,只怕到时候那曹铄早已回寿春,那么到时候先机已失,又要面临新的问题。”
    黄盖不耐烦的说道:“为何如此惧怕那曹铄,难道他有三头六臂不成?”
    周瑜很难与这头脑有些简单的黄盖解释,黄盖以往跟着孙坚,那都是简单粗暴的猛干,而且确实很有成效。
    但是时代早就变了,以前是草莽的时代,现如今是寡头的时代。
    以往与孙家交锋的都是地方小军阀,或者是黄巾军。战斗力其实并不怎么样。
    现如今小军阀早已经被孙策给灭了,面临的都是曹操、袁绍这样的大军阀。
    那么以前的无脑干的策略早就不适用了,你打仗再猛也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便是天时地利,孙策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而且现如今越来越冷,士兵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差。
    人和方面,孙策集团的士气旺盛,进取心强,内部比较统一。
    但是法理上有些亏欠,再加上刘勋背水一战的决心,所以并没有什么大优势。
    周瑜见众人不语,知道这话说到了关键处,于是说道:“虽然曹铄实力不容小觑,但是咱们的实力远胜他,只是他是不稳定的因素,打败刘勋拿下庐江固然重要,但是接下来如何应对曹铄也很重要,如果曹操出兵帮助曹铄,那么该如何应对?”
    孙策皱起眉头,看着原本大家满怀热血的信心消沉了下去,但是周瑜讲的没错。
    既然来了庐江,那么直面曹铄也是要考虑的事情,既然周瑜把问题抛出来了,那么顺便一起讨论了吧。
    孙策说道:“众位无需丧气,咱们还未输呢,公瑾的话只是告诉众位,咱们面临一个难题,并不代表咱们打不下庐江,三年前我围攻庐江一年多,终是把陆康赶出了此处,现如今依然要打庐江,把袁术赶出去也是轻而易举。至于曹铄,咱们也要应付着,既然打下庐江,不如顺势拿下寿春!”
    孙策的话一出,众人顿时炸开了锅,作为一个领导者决策者,孙策的智慧不言而喻。
    短短的几句话就将众人的士气重新调动起来,周瑜在心中也不由的赞叹孙策的魄力。
    要知道曹铄刚刚打败袁术和吕布,声势上到达了顶峰。按照常规思维,大家都要避其锋芒。但是孙策从内心觉得完全没必要,他曹铄是少年英才,我孙策何尝不是?再看看自己身边的人马,有周瑜、太史慈、周泰、鲁肃等人,哪个不是响当当的?
    他曹铄身边有谁?不过是一个张辽而已,连个像样的谋士也没有。论人才自己这边才是赢家。
    周瑜也接话道:“曹铄已离开寿春几月有余,只要趁着他没反应过来拿下庐江,再重整旗鼓,一举拿下寿春也不是难事。只是拿下庐江不能再靠着蛮力,而是要留着这些力量,为接下来的寿春做好打算。”
    孙策眼前一亮,拍了桌子说道:“公瑾的意思是?”
    周瑜也笑着说道:“没错,劝降!”
    众人听闻大惊,劝降!开什么玩笑,刘勋能听你的?作为袁术最后的大将,他会轻易的投降?他图什么呢?
    黄盖摸了摸脑袋说道:”这刘勋骨头硬得很,派谁去能说服他?“
    孙策大笑道:”黄将军,怎么能劝刘勋呢?咱们去庐江直接劝袁术!“
    周瑜听闻也大笑道:”伯符妙哉,咱们想一起了。“
    在众人毫无头绪的情绪中,会议就此结束了。
    大部分人都没有领会到最后的精髓,但是也知道了孙策的决心。
    庐江不拿,柴桑郡寝食难安,所以势在必得。
    而至于叫谁去庐江劝降,孙策想必已经有了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