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们准备高考,你在研究可控核聚变
作者:秋轶   神豪:我!以黑科技造福国家最新章节     
    与堂姐共度了一个短暂愉快的周末。
    这个周末过得极其惬意,带陈然品尝了滨海的顶级美食,有钱的生活的确惬意。
    然而。
    高考的日子日益临近。
    离开前,陈然反复期盼她能考入魔都,她想带洛尘感受魔都的繁华。
    以洛尘现在的成绩,考入魔都的专科学校应该不成问题。
    进入顶尖学府并非易事。
    毕竟这些日子他未曾复习,对于文科考试,数日不温故,知识点便如过眼云烟,消失无踪。
    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
    洛尘已无暇再犹豫。
    他干脆放弃了复习。
    这段时间,他每日携带秦先生赠送的未来智能设备,深入理解可控知识体系与信息交流。
    时光飞逝,六月已至。
    天气炽热,加上即将来临的人生转折点,江城高中高三学子们心中充满焦虑,仿佛置身于烈日炙烤之中。
    所幸,这几日雨水降临,夏日的细雨洒落,为躁动的校园带来一丝凉爽。
    清晨六点三十分。
    教室里,学生们早已开始高声朗诵,全力以赴迎接最后的冲刺。
    然而。
    洛尘却始终未出现。
    他的座位空荡荡的,两周以来,他都没有踏入学校。
    \"你们说,洛尘会去做什么呢?高考在即,难道真的选择放弃了吗?\"
    趁着早自习课间短暂的休息,同学们望着洛尘的位置,纷纷猜测。
    \"这还用问?肯定是放弃了!明显没打算继续读书,我猜他现在可能已经在电子厂打工了。\"
    \"唉,真是可惜,洛尘同学的资质不错,稍微努力就能考上本科,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呢?\"
    \"你想想,家里穷成那样,父母负债,天天被讨债人追着,还有心情学习吗?要是我,也会选择打工的!早点工作,也许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再说,他那样的状况,就算考上,家里也供不起,多尴尬啊?上大学得多自卑?再说,他这么久没复习,心里早放弃了,怎么可能考得好?\"
    听着同学们的讨论。
    余晚晚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
    最近她给洛尘发了不少消息。
    但对方的回复总是寥寥无几,敷衍了事。
    这让她心急如焚。
    洛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真的不参加高考了吗?
    她曾幻想过,能和他手牵手漫步在充满自由的大学校园中……
    \"对了,晚晚,浩子,你们最近没和洛尘联系吗?\"
    王浩也是一脸忧郁,苦笑回应:\"要是能联系上,我早就把他拽来上课了。\"
    \"我真的担心他会想不开……\"
    \"也不知道他家现在怎么样了,前几天我去他家找他,发现……他们已经搬走了,具体搬到哪里,我也不清楚。\"
    洛尘的好友王浩发现他一直未到校,非常担心,前几天特地去了江城找他,结果发现他已经不在原来的住所了。
    他知道,此刻他的好兄弟一定正面临极大的困境。
    未知的未来,家庭的困顿,高考临近,连个安睡之所都成奢望。
    他渴望援助兄弟,毕竟双亲从事矿产交易,略有积蓄。
    然而顾虑此举或许会刺痛兄弟的自尊。
    \"你们少杞人忧天了,跟他何干,他不来上学,反而不拖咱们班后腿!\"
    李杰坐在前排,满不在乎地转着笔,回头说道。
    \"没错,他现在退缩,将来进厂做工,再相遇时,我们已是两个世界的人。我见过没读完高中的厂工,大多都是社会底层,这话不好听,但事实如此,工厂里,无论多大抱负,都会被磨灭殆尽。\"
    \"确实,到时候都会被社会磨平锐气。我们毕业后能进名企当白领,周末星巴克悠哉办公。可洛尘他们呢?每日为生计疲于奔命,买不起房,更别提车,见到我们,就像闰土面对昔日朋友……\"
    同学们的观点并非无理。
    社会便是如此现实。
    只是,他们确定说的是洛尘吗?
    此刻,洛尘身处滨海最奢华的酒店,落地窗前,水晶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
    他戴着未来智能设备,正借助神经元技术逐步掌握秦先生提供的信息。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脑力,顶级美食的补给必不可少。
    直到凌晨四五点,他还在忙碌。
    看着天空渐渐泛白。
    洛尘垂着头,神情恍惚,打着呵欠。
    他惊奇地发现,对面办公楼的灯光才刚熄灭!
    \"还有比我更拼的?\"
    原来是个程序员。
    这就不足为奇了。
    昨夜,借助未来智能设备,他已攻克可控核聚变第一阶段的难题——耐高温材料。
    \"首个难题已解决,接下来是反应装置的电气问题。
    目前,已知的托卡马克装置,通过高能粒子碰撞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度,高达两亿摄氏度。\"
    \"不过仍需步步为营,急不来。\"
    洛尘刷牙时,看着镜中自己的英俊面庞。
    熬夜并未带来任何变化。
    关键是,他的饮食、住宿和护肤品都太优质了!
    \"不必着急,离高考还有五天,先休息。\"
    若这一幕让班里那些议论他的人看到,定会大吃一惊。
    我们都在备战高考,你却在研究可控核聚变?
    他放弃高考,并非真的放弃。
    而是有更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尽快掌握这项技术。
    有了可控核聚变,想考个本科,应该不难吧?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
    转瞬之间,高考的钟声即将敲响。
    洛尘确实向往大学,想亲自体验一下大学生活是否如人所说那般美好。
    对此,他充满好奇。
    如果全力以赴应对高考,正如老师所言,考入一所普通本科并非难事,更何况他现在已富甲一方,学费问题无需忧虑。
    不过,这将消耗他大量的时间去刷题,成为一座小镇上的解题机器,只会答题的工具。
    理想的解决方案浮现在洛尘的脑海中。
    那就是再次提交这套理论公式,这次的对象是内务府的刘主任。
    然而,洛尘转念一想:“嗯……这次给刘主任,他可能完全不懂,还是直接交给研究院的专家吧。”
    他反复权衡。
    将理论提交给研究院的老教授们,或许他们会对此有所见解。
    刘主任办事干练,效率高,但这次涉及的是一套理论体系,而非实体光刻机,刘汉生未必擅长此道。
    洛尘直接联系了空间交易助手小依。
    他让小依通过电子邮件,将整套理论打包发送给龙科院和研究院的资深学者。
    “小依,你帮我对他们说,我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完整理论体系,我想上本科,体验大学生活,可以吗?”
    交易助手迅速完成了任务。
    它的能力非同一般,上次与内务府交易光刻机,对方无法通过任何途径获取他的个人信息。
    这个交易助手,就像网络小说中常见的无脑系统一样。
    “另外,小依,既然我要借此上大学,你得稍微透露一些我的信息,否则他们找不到我,那就白费力气了。”
    上次提交光刻机是为了打击外国人,也是为了自身的财富积累。
    而这次,他首先想让自己有个本科学历,其次,这也是他们龙国星辰大海征程的关键一步。
    ……
    在龙国科学院内。
    所有学者专家仍在研究那位“野性爱国者”提交的光刻机。
    光刻机内部构造之精妙,所需的技术工作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他们难以置信这样超前时代的产物竟然出现在他们的国家。
    尽管掌握这种科技仍十分困难,但他们已有所突破。
    无惧真理深邃,每前进一小步都是喜悦。
    此时已是深夜,部分学者专家仍在专心研究2纳米光刻机,尽管艰难,但他们迎难而上,为国家日新月异的进步,他们乐于攻克难关,这就是龙国科学家的野性和魄力。
    大部分研究人员,包括周学文院士带领的团队,都将精力投入到2纳米光刻机的研究中。
    因此,科学院的其他科室显得颇为寂静。
    唯有接待处,一位实习导师孤身处理着科学院的信函。
    这个接待处,起初设立的意图是与那些热爱祖国的“民间智者”共探学术,毕竟才智散落在民间,设立此部门旨在汲取民间学者的智慧,共同解决国家尚无法攻克的难题。
    尽管成立以来,这里未曾遇见真正的民间大师。
    只有些异想天开、充满幻想色彩的伪学术命题。
    值班导师毕业于顶尖学府清华北大,那些伪装的学术在他眼中一览无遗,那些天马行空的构想,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之中,现实中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个有点意思,太空电梯的构建理念和方案?”
    他略带好奇地点开,粗略浏览后,嘴角轻撇,随即删除了邮件。
    科幻小说中的设想,终究难以触碰现实。
    这设计理念过于超前,目前毫无实现的可能。
    另一封邮件映入眼帘,主题是量子人工智能技术。
    他依然快速浏览了一遍。
    然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个更加乏味,显然是看多了好莱坞大片。
    严重脱离实际,忽视了基本条件。
    然而,他正是带着好奇的心态浏览这些,审视这些不切实际的学术,让他有种自己的知识更为扎实的感觉。
    面对这些空洞的想象,他能评价一番,指出它们无法实现之处,借此获得一丝微小的满足和快乐。
    否则,这份工作实在单调乏味。
    自入职以来,未曾有过让他眼前一亮的邮件。
    \"叮咚。\"
    接待处的邮箱再次响起。
    这次的邮件主题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原理和途径”。
    嗯……这个……
    似乎更为遥不可及。
    毕竟这种超时代的技术,科学院自身都无法触及,民间真有人能掌握吗?
    会不会又是从哪部科幻小说中摘抄的?
    然而,作为深夜的值班导师,审阅邮件是他的职责所在,他也没有其他事可做。
    于是,他带着一丝好奇的微笑,打开了邮件,准备自言自语地评论一番,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有趣的是,他在清华北大读研究生时,也曾对可控核聚变产生兴趣,花了半年时间研究,但很快被导师否定,还遭受了一顿严厉的批评,说这些研究不切实际,毫无价值。
    希望这封邮件不会让他过于失望。
    至少,希望能与他当年的想法有所共鸣。
    打开邮件后,他开始仔细阅读。
    当他瞥见内容,眉心自然而然地拧成了一个结。
    信件中布满了复杂的公式定义,夹杂着深邃的科学原理!
    他下意识咽了口口水,目光瞬间变得专注。
    原本的漫不经心转为一丝不苟的细读,甚至他掏出手机,对照着这些公式进行初步计算。
    他意识到,这封邮件所阐述的理论,与他原有的粗浅理解截然不同。
    这竟是一封充满深度且富有学术探讨的邮件!
    民间竟藏龙卧虎?
    天哪!
    上次有人提出2纳米光刻技术,如今又冒出可控核聚变的理论方案。
    这怎么可能?
    他连忙拨通了接待室主任的电话。
    “赵主任,我在接待室,发现一封邮件,内容我看过了,研究价值很高,我简单算了算,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您现在有空吗?”
    “咦,连你都看不懂的邮件?你可是清华北大出来的硕士!”
    “别提了,刚才正和光刻机团队聊天,他们自视甚高,不让我参与,哼,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这就过去看看。”
    赵树人,这位专研材料学的接待室主任,本打算参与光刻机的研究,却被那边推说需要休息。
    这摆明了就是不想让他插手嘛?
    正好无事可做。
    去看看这邮件究竟有何玄机。
    赵树人抵达接待室,值班教师连忙让出座位。
    “不用了,我就站着看吧。”
    他瞥了眼标题,低声自语:“可控核聚变?”
    “真的假的?”
    接着,他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口中念念有词。
    “这些公式都有依据,关键是它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源方式……”
    作为材料学的权威,他对这种新型能源充满好奇。
    虽然对其他公式不太熟悉,
    但这些公式逻辑严谨,每个都有其验证价值。
    他察觉到,这邮件绝不普通!
    可行性极高!
    “快,报告!立刻报告!必须让那些资深专家看看,这个可能性太大了!”
    一旦实现,
    必将震撼整个学术界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