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作者:夏正贰拾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最新章节     
    翌日,林舒出宫去戏马台找了个养马经验丰富并且骟马技术极其熟练的养马吏。
    朱闫见到上百头小公猪的时候,转身就想跑。
    他怎么就那么欠儿呢,得知林舒要人,问都不问清楚,就主动的来了。
    他只会骟马不会阉猪呀!
    马和猪能一样吗?
    身边一群养猪大户把朱闫围得严严实实,他真的欲哭无泪,意识到上了林舒的贼船。
    林舒拍拍他的肩膀:“朱闫,朱闫,听听你的名字就预示着你会成为阉猪的一把好手。”
    朱闫皮笑肉不笑:“我真感谢我爹娘为我取了个好名字。”
    他爹姓朱,他娘姓闫,生下来后,文化沙漠的爹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朱闫,表示深爱着他娘。
    作为两人爱情的结晶,朱闫现在可想回去骂人,换个名字不好吗?
    叫朱骟马多好听啊!
    骟马这门技术可不是谁想学就能学到的,战乱四起,人命如草芥,马比人可尊贵多了。
    而他能成为养马吏,在戏马台里面专门饲养照顾马匹,十里八乡的亲族都得高看他们家一眼,在宗族里,他们家因为有他,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
    他只想把一辈子的时间奉献给伟大的骟马事业,不想去阉猪。
    “去吧,实在不行的话,你把他们当做马,干脆利落的一刀就完事。”
    朱闫躲也躲不去,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将准备好阉割的小公猪拖出来,抬上木架子固定好。
    嘹亢的声音响起,小公猪奋力的叫嚷着。
    朱闫弯下腰,调整好角度,脑海中回想着骟马的手法,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猪猪的毕生性福所在,再用中指弯曲顶住下面,向上推挤,固定好位置。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小猪猪的隐私部位轻轻划了一刀,眼疾手快的摘除掉了小球。
    喝口茶的功夫,一头小猪成为了公公,林舒内心默念阿弥陀佛,善战,善战~
    公公猪:x&%¥#@……
    “这是依照林尚书的吩咐,准备好的药粉,说是涂抹在伤口处,消毒用的。”有人端来一盆细筛过的药粉,朱闫辨认了一下,就是几味寻常消炎的药材和草木灰混合。
    阉了一头猪后,朱闫找到了感觉,没一会儿,剩下的九头小公猪全部失去了后半生的性福。
    “把阉割过的猪分开关着,保持干燥暖和,圈里最好加铺褥草,五个小时以后再喂食,时刻注意他们的情况,有问题就找朱闫师傅。”林舒捂住嘴鼻退出去,里面一股血腥味和腥臊味直冲冲的。
    朱闫:“......我还得留在这儿?”
    林舒真诚的点点头,伸出手指指向在地上活蹦乱跳的小猪:“我已经跟王上禀告过了,这段时间你不用去戏马台,照顾好他们就行。”
    “放心,你要是把这些猪养好了,王上会给你升官的。”
    朱闫苦着的一张脸,直到听见升官二字,才有了一丝笑意。
    林舒很看好朱闫,这身本事不去养猪浪费了。
    养马的人有许多,但能在养猪赛道上钻研透彻的人还没有。
    等以后所有人都知道阉猪的好处后,朱闫必定会成为业界大佬。
    养猪养得好也是有前途的。
    西汉时期的公孙弘不就是个完美的例子,专业养猪十余年,从平民坐到了丞相之位并且封了侯。
    简直是无数人学习的楷模。
    公孙弘第一份工作是狱警,但是刚踏入社会的他年轻气盛,不把法律法规放在眼里,一不小心就犯了事,干了没多久的他就这样被炒了鱿鱼,失去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好在,他心态非常好,工作丢了还可以找嘛,有的是机会。
    西汉初年,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农业发展空前繁荣,公孙弘敏锐的抓住风口,果断加入了养殖大队。
    有句话叫做,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果不其然,公孙弘的猪飞了,带着他一起飞了。
    在古代,能在大型养猪场把猪养得肥壮的人会被称为“宰相之才”,公孙弘凭借一手优异的养猪技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发家致富,过上了惬意的小资生活。
    虽然靠养猪积累了一些财富,日子过得有滋有润的,但说起来他还只是个养猪户。
    老弘一想,这样不行,他要当大官。
    于是,在不惑之年,他幡然醒悟,不能再把青春浪费在养猪上,他要干些高大上的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钱有闲的老弘在四十岁的时候,决定重新读书考官。
    他学习勤奋、悟性也高,人到中年,见识也更加广阔,很多道理也是一讲就通。
    大概花了十五年时间就把儒家经典学完了,他的名气也在山东老家打响了。
    只不过,当时朝廷还没有大推儒学,他虽然一肚子学问,一时也用不上,于是就安心呆在家里继续学习研究。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公元前140年,刚即位不久的汉武帝向全国招募贤良博学之人,公孙弘便被好客的山东老乡推给了少年天子。
    十七岁的汉武帝对六十岁的公孙弘一见如故,当即就派给了他一个重要任务——出使匈奴。
    汉武帝年少继位,正是雄心壮志,一展身手的时候,可北方匈奴一直虎视眈眈,要求迎娶公主和献上珍贵财物,要不然他们就出兵过来揍人。
    叔可忍婶不可忍,汉武帝表示很生气,他要把匈奴打趴下唱征服。
    众所周知,老弘在四十岁之前的职业就是养猪,又在家里读了二十年的书,对官场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老弘初次和年轻皇帝打交道,显然还没有摸清他的脾气和理想,加上当时汉武帝还没有完全掌权,国家政策以“休养生息”为主线,百姓日子过得也挺好的,这种对外开拓的路线是不被看好的。
    而且公孙弘学的是儒学,儒家推行仁政,他内心也是不希望朝廷出兵匈奴的。
    出使匈奴回来后,上交的调查报告让汉武帝极其不满意,认为自己看错了人。
    老弘也很识趣,毕竟六十岁的人了,老板不满意,那就主动辞职吧。
    他对汉武帝说自己老了,身体不舒服,希望回老家养病。
    汉武帝见他如此有自知之明,欣然答应。
    本来事情到此为止,可耐不住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