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斗气
作者:一行白鹭飞上天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最新章节     
    楚健看了看时间,还没有到约定的时间,便继续逛起来,不久后又在一个摊位上停了下来。
    这个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看上去很古老的稀奇东西,不过在楚健看上去的话,几乎都是一些现代工业制品,只是看上去比较有历史,这样可以让那些不会的人,更容易被忽悠。
    不过很快有一个茶壶吸引楚健的目光,这个有点像洪宪瓷,不过真伪还是要上手仔细观察一下才知道。
    楚健问道:“老板这个茶壶怎么卖呢?”
    老板听到并看到楚健这么年轻,应该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只要自己随便忽悠一下,这单买卖肯定就成功,而且还能卖一个好价格。
    “这可是一个唐代的茶壶,如果你想要的话两万就拿走吧!”
    说完,还一脸平静的看着楚健,要不然刚刚已经看出是一个民国时期的东西,还真的会被老板给忽悠过去。
    周围的摊主就很无语,如果是真的,你会只卖五万吗?
    不过这些都是不能说出去,要是断了别人的财路,被报复可就不好,而且自己也是做这一行,也明白这一行的规矩。
    不懂的人都只是在看热闹而已,懂的人都在看内行。
    楚健并没有理会老板,直接上手观察,很快就发现,这个仿制的的确挺好,估计很多只要一不留神都会中招吧!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中年男子说道:“两万他不要,我要了。”
    楚健听到后,没有想不到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毕竟古玩这个行业不像其他一样,如果有两个人在不停的竞争的话,那最终得益的就是卖家。
    所以古玩有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有人先问的话,其他人就算想买的话,都要等到两个人谈崩之后才能接手。
    摊主马上说道:“您是不是要出两万块钱来买呢?”
    中年男子说道:“是的,马上交易都可以。”
    摊主问道:“年轻人,你要不要呢?不要的话我就卖给这位大哥。”
    楚健已经知道这件是赝品,本来是不会抬价,不过想给这个人一点教训,随后就说道:“两万五!”
    摊主听见后也很乐意看见这样的情况,说道:“那这个不好意思,这个年轻人出价更高,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出价更高呢?”
    中年男子听见后,也陷入思考中,到底要不要买呢?这个东西自己也不是看的很准,只是感觉很像好东西,并且三万的话也不是很高,然后就说道:“三万!”
    楚健立马说道:“五万!”
    中年男子就陷入思考,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跟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楚健说道:“是不是没有钱?”
    听到楚健的嘲讽,中年男子脾气一下子就上来,然后就说道:“十万,小子你说谁没有钱呢?有本事跟下去啊!”
    楚健并没有理会,因为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随后毫不在意的说道:“好吧!你有钱,我比不过!”
    摊主看到这一幕后,心里甭说有多高兴,这个茶壶自己花了一两百收回来,现在一转手就能十万,换做是平时,相当于自己两三个月的营业额了。
    中年男子本来想继续说点什么,不过看到楚健都已经认怂,而且本来就是自己破坏行规在先,所以还是算了吧!交易完成,随后什么都没有说就走掉。
    就在这个时候楚健的肩膀突然有人拍了拍,楚健也被吓了一跳,转过身一看,原来是沈世杰,然后就说道:“你小子,是想吓死我吗?”
    沈世杰说道:“楚哥,刚刚不像是你的风格,为什么不抢到底?要不是我来迟一步,我肯定跟他抢到底!”
    楚健解释:“做人不要这么冲动,很多事情不能看表面,虽然说是我输,但是他花了十万块钱买了一件赝品回去,岂不是更亏吗?”
    沈世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楚哥,你说那件是赝品?”
    楚健说道:“没错,要不然我为什么会让他,而且我还特意抬了一下价格,毕竟是真品的洪宪瓷的话,价格也在十万以上!”
    沈世杰问道:“好吧!难怪楚哥你会这么轻易让给他。”
    “还有就是我看楚哥你带着这么大一个箱子,是不是收获很多啊!”
    本来在没有看见楚健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收获还是挺多,但是在看到楚健有一个这么大的箱子,收获肯定是比自己多。
    楚健回答:“还可以吧!你要是想看,就拿去看看!还有顾嘉辉呢?”
    沈世杰说道:“我也不太清楚顾嘉辉去了哪里,我本来还想找他,但是找不到。”
    “还有就是,按我就不客气了。”
    随后就打开箱子,拿开出一个瓷盒,打开一看,整盒都是红色,便自信的说道:“楚哥,这个是胭脂吗?”
    胭脂自古代以来就是一种十分受女性喜爱的化妆用品,其本身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
    胭脂也称腮红,属于美容化妆品。涂抹在面颊,尤其是腮上,使脸色看上去更明亮、红润有血色,且通过画阴影使面颊具有立体感,增加美观与健康感。
    古代制作胭脂的主要原料为红蓝花,又名红花,为中国汉代以来频繁记载和经常使用的药物、染料和美容化妆品原料。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锦燕支”;另一种是加工而成小而薄的花片,名“金花燕支”。
    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字便有了真正的意义。
    楚健解释:“这是印泥,哪里是什么胭脂!”
    他也明白这两种东西是很容易让别人认错,所以也没有多说。
    沈世杰也有点不好意思,本来还想装一下,谁知道这么快就被拆穿,但是在自己认知当中,胭脂也是红色,而且盒子还这么精美,所以才会联想到胭脂。
    他连忙转移话题:“楚哥,既然这个印泥能被你看中,肯定不一般,那价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