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兮甲盘
作者:一行白鹭飞上天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最新章节     
    三人一起下车,老板看见有客人,热情问道:“几位老板,想吃点什么?”
    顾嘉辉说道:“来三个煎饼果子,把所有的东西都加上。”
    老板一听,看来是大客户,连忙回答:“好的,稍等一下。”
    正想着动手,就在这个时候,楚健突然说道:“老板,您这个东西能不能让我看看?”
    老板虽然有点奇怪,但是想到这三人是大客户,便说道:“可以,不过你要小心一点,这可是我吃饭的家伙。”
    楚健接过来后,发现这是一个青铜器,仔细的观察起来,看来跟自己想的差不多,随后就问道:“老板,你这个卖吗?”
    弄到老板有点懵,连忙说道:“不买,这可是从我爷爷流传下来,我们家一直都是用这个来弄煎饼。”
    楚健说道:“我可以出一百万。”
    老板很明显被这个价格给震惊到,颤颤巍巍问道:“你没有开玩笑吧?”
    其实,何止小吃摊的老板震惊?
    一旁的沈世杰和顾嘉辉也一脸懵,就算是好东西,也不至于随随便便就给一百万吧?这行为,在不了解的人看来,简直傻*逼。
    楚健笑道:“大叔,我没有开玩笑。你要乐意,我现在就能给你转账。”
    老板顿时毫不犹豫地点头:“好的,卖给你。”
    不答应就是傻子,有一百万,他还做什么煎饼果子?
    老板高兴道:“三位老板稍等,煎饼果子我免费做给你们吃。”
    随后熟练的弄了几个煎饼果子给楚健等人,然后迅速的收摊,生怕楚健会反悔一样。
    等到老板离开之后,沈世杰连忙问道:“楚哥,这件青铜器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能让你出这么高的价格?”
    顾嘉辉也竖起耳朵,他直播间的人早就吵翻天了。
    楚健解释:“这可是兮甲盘,价值连城的东西。”
    顾嘉辉有点懵,这个兮甲盘好像听都没有听说过,随后便问道:“楚哥,这个兮甲盘到底是什么东西,我都没有听说过?”
    “兮甲盘也称兮田盘、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西周重器,西周晩期青铜器。”
    接着,楚健跟大家讲解兮甲盘的由来:
    周宣王五年三月庚寅日,宣王最初下令讨伐玁狁,逐之太原。兮甲吉甫遵王命,克敌执俘,凯旋归来。
    宣王赏赐兮甲吉甫四匹良马,一辆軥车。宣王又命兮甲吉甫东去成周掌政执法,责令四方交纳粮赋,至于南淮夷、淮夷,原向我周朝交纳贡帛的农人,不得欠缴贡帛、粮赋。
    他们来往、经商,不得扰乱地方和市肆。若胆敢违反周王的法令,则予以刑罚、征讨,特提请我周朝各地诸侯、百姓,从事商贸应在规定的市肆进行,不得到荒蛮偏僻的地方去做生意,否则,也要给予处罚,兮伯吉父特作此盘记载。
    “此外,在商代,用干支纪录日期。60天一轮回,也有年和月的概念,但是彼时的概念同今天大不一样,甲骨刻辞常见套路是先纪录占卜之日,如甲子,壬寅等等。
    这种纪录方式让后人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而使用生霸死霸则是一大进步,青铜器上的生霸死霸纪录加上前面提到的月份和后面的日子,就是干支日,再参照历史上的有关记录,可以让今天的学者相对精确地得出所记录的时间。”
    顾嘉辉好奇的问道:“楚哥,这件兮甲盘价值多少钱?”
    听楚健这样说,这件兮甲盘肯定是非常珍贵的古董,所有人都非常好奇具体珍贵到什么程度。
    楚健淡淡一笑:“最少在一个小目标以上。”
    听到这样的价格后,无论是沈世杰还是顾嘉辉也都傻眼了。
    尽管预测会非常的珍贵,但是没有想到会如此珍贵,毕竟价值一个小目标以上的古董,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每一件都算得上是绝世珍品。
    顾嘉辉这时候才回过神来,一个小目标,多少人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但是别人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样子就赚到,这样赚钱的速度,比抢银行来钱还要更快。
    而直播间的观众,更是炸了锅。
    .........
    三人很快就再次出发,又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左右,终于来到这次的目的——地海王村古玩市场。
    虽然这里比不上潘家园,可还是有不少的古董爱好者在这里淘东西。
    来到这里后,一开始,三人分头行动。
    楚健看见一个摊位上摆了一堆的佛经。
    在古代的时候,佛经是非常的珍贵。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佛教,很明显就有问题,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不会入坑。
    楚健心知肚明,笑了笑便走开,前往另外一个摊位。而后的一个摊位上面,基本上都是印泥,这一下子就吸引住楚健的目光。
    一位面相狡诈的摊主看见有客人,连忙招呼:“小兄弟,我跟你说,我这些印泥可是有一些年份,你要是看上的话,我可以便宜一点。”
    印泥也称印肉,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印泥。
    它是书画家创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作品,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
    根据史书上记载,印泥的发展起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有了丝帛和纸张,于是,人们采用水调蜂蜜、朱砂等方法,将印章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型。
    由于水干后朱砂易脱落,到了明代,特别是永乐初年,人们开始使用油调朱砂,之后便渐发展成我们现今的印泥了。
    好的印泥,红而不燥,沉静雅致,细腻厚重,钤在书画上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时间愈久,色泽愈艳,质地差的印泥,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
    制作书画印泥的主要原料来自于矿物颜料、植物油、植物纤维、天然香料,中药、精工检验,合理配方,手工捣揉制作而成,常见有朱砂、朱膘等,印泥其配方各有所特点,色泽也有明显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