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和风暖阳,晒晒太阳。
作者:十一剑倾城   非是人间惊鸿客最新章节     
    文城墙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河域中南之地,守护着开封城的安宁与繁荣。
    城高,墙未老,文城墙曾守护过赵王朝九世繁荣,却守不住金人的野心。
    城高还是那样高,城墙依然挺着青涩的脊背,而如今的开封城城门却为金人大开。
    城是那座城,官府还是那个官府,守门的土卒依旧是宋人,只是侍奉的主子换了金国皇帝。
    初春,白昼还是时短。
    晚阳留下最后一丝笑容,天色渐暗,眼看再有个把时辰城门即将关闭。
    大梁门门前宽广的官道上,慢吞吞赶来一支商队。
    守门校卫老早就见到那支商队,仅仅瞟了一眼,嘴角便勾了起来,眼角含着一丝笑意。
    意外之喜。
    商队缓缓前行。
    守门校卫转头朝一旁士卒使了个眼色,左右士卒会意,这是要堵商队了,个个面露不易察觉的笑意,手持戈矛将城门口堵了个严严实实。
    ……
    商队被堵在城门外,队伍之中,为首的白发老人皱着眉头紧了紧身上的棉袍,目光如电扫了一眼守门士卒。
    老人凌厉的眸光如带寒霜,当老人的目光落在守门校卫的脸上,守门校卫如受寒风袭面。
    禁不住寒气入体,守门校卫牙齿打颤,咬牙切齿道:“本将奉旨守门,还请来人出示出入公据。”
    守门校卫见这支商队老旧的马车,嶙峋老马,老少妇媷皆有,本想从这支商队敲上一些纹银,这兄弟几个晚上好去春香楼喝上一杯,这饮酒是顺带,寻个花娘十八摸才有乐头,没想到看似不打紧的商队里竟然有硬点子。
    来到城门下,硬点子倒是不惧,害怕的是遇到权贵之人,他们没有瞧出来。
    这一行人,守门校卫本是胸有成竹,喜见纹银,却还是瞧走了眼。
    非是贵权,无甚大惧。守门校卫咬着牙硬着头皮拿身份来唬人。
    看看这帮人,守门校卫不信终日打雁,还能被雁啄瞎了眼不成。
    拿不出公据,新账旧账一起算。没有新账旧账,就凭白发老者妨碍他们执行公务,也是要商队算出一笔银子来。
    哼,敢吓你大爷,本大爷要你吃不了兜着走。
    “杨老,怎么回事?”这一支队伍只有三辆马车,这声如莺啼之声是从中间马车上发出来的。
    “小姐,狗挡路,老奴这就打发了。”老者转身面对马车微垂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含着笑。
    老者这一转身,守门校卫顿觉寒意尽去,暖风吹来,身子轻松了起来。
    老者这一闹,老百姓早就吓得躲得远远的。
    被狗挡道,这应是有恃无恐,守门校卫可不是初出道的雏鸟,他意识到这还真是被大雁啄瞎了眼,贵人在眼前,竟然没有瞧出来。
    这寒气刚去,冷汗却上了额头。
    终是被人骂成了狗,腿打颤,心里恐慌,还是得弱弱的问一句,丢了面子是小,这该守的门还是得守一下,履行公务总是没错的。
    守门校卫再次硬着头皮强展一丝笑颜,问道:“先生可有出入公据?出示公据便可入内。”
    识时务者为俊杰,脸皮厚点才有饭吃。守了十几年门的城门,从一个小士卒成了大梁门守城门的校卫,这点道理还是懂的。
    又不是头一回遇上这样的事,马有失蹄,人有失手,这是常有的事。
    遇到这种事不可怕不可耻,要懂得见风转舵,要认清一个事实,该低头时这头是抬不起来的。
    白发老者似乎不想惹事,见守门校卫这态度好了,他不再寒着脸,拿出一封信函。
    守门校卫见白发老者拿出信函,有信函拿出,没有公据,守门校卫这时自是不敢小瞧白发老者,伸出双手欲接过信函。
    守门校卫只是微抬头,便见信函封皮上有一朵火红的梅花图案,他瞳孔缩小,一脸惧意,立时缩回了双手。
    扑通一声,双膝落地。
    守门校卫匍匐在地,战战兢兢道:“小,小的……小的不知是贵人,小的有眼无珠,万望贵人高抬贵手……”
    白发老者很是满意,微微俯身低语道:“莫要张扬出去,只需放我们进城便可。”
    ……
    白发老者上了头辆马车,马车夫一挥鞭,清脆的马鞭声一响,马车行起。
    校门守卫抬手抹了把汗水,他的手心手背早已有细密汗珠,这时眼睛都有些迷糊了。
    这真是天堂有路不走,偏偏地狱无门要闯。
    自找苦果。
    ——
    ——
    清晨,祥林雅舍的大门大开,苏林站在门中间伸了个懒腰。
    公子还真是懒惰了,这平时多数是他开门做生意的,这个点了还未见公子出房门。
    苏林抬头看了看天,昨日的晴朗似乎还得延续,微风带着暖意,初阳和煦。
    咦!苏林朝街对门看去,那里一直紧闭的门今日竟是开着的。
    许是下人又来打扫房子了。苏林只是有些奇怪,大过年的都没见着人来,这年都快过完了,才来清扫。
    这段街曾也繁荣过,金人进来,改变了这里的格局,富贵人家陆陆续续搬走,贫民慢慢搬来,久而久之,繁荣不现。
    苏家曾也是大户,只是没落了,房子卖了不少,铺面也盘给了他人,萧条下来,只剩这一亩三分地苏谨言和苏林容身。
    像苏家这样子没落的大户人家有不少,搬走的搬走,这条街怎不萧条!
    可这条街上仍是有富贵之人的影子,有些富贵的人就是命好,富贵就像贴在脸上,一直大富大贵。
    房屋在,门面还在。房子空着,门面继续做生意。
    有些干脆门面也是空着的,萧条之地,贫民之处,有什么生意可做的,赚不了几个钱。
    空着呗!
    当然,也有自个儿不做,租借给他人住,他人做生意的。
    落下个钱总比空着好,谁还嫌弃银子多呀?
    越是富有的人越不会嫌银子多。
    凡事无绝对,对门那户就空了很久,只是偶尔会有下人过来打扫房子。
    苏林往对门多瞧了几眼,他感觉似乎有哪里不对。
    苏林眸光一亮,他拍打了一下大腿,往日有人来打扫铺面房子,这铺面只开了一扇门,今时却是铺门全开,全部敞开的。
    苏林有些好奇,难道这铺面是有人要打开门做生意了。
    十二门三层的楼面,这是要做多大的生意呀?
    酒楼,客栈……苏林还真猜不出来这么大的门面要做何生意。
    这太阳高升了,苏林从屋子里搬出竹子编制的躺椅,春风和煦,暖阳高照,苏林想晒太阳。
    和风暖阳,晒晒太阳。
    苏林躺好,只是半躺,这躺椅是苏谨言为他编制的。苏林认为他家公子文才出众,心灵手巧,多才多艺。
    若不然,这张为他做的躺椅怎可任意调整高度呢,平躺、半躺、靠着……皆行。
    公子绝对头脑灵活,学啥就能干啥,且干的比他人好。
    全才。
    苏林手中拿着杯茶水,从他这个躺姿来看,晒太阳绝佳,这眼睛转来转去,可观对面街道上的十二门三层的楼面。
    苏林很是满意他选的这个位置,更满意他的这个躺姿,悠然自得,好不快活,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十二门各个门面有人在干活,这不是打扫门面,这干活的模样,绝对是翻新。
    苏林看不见二楼三楼的情形,用鼻子想,他也可想到上面同样有人在干活。
    苏林微敛眸光,或是眼睛看累了,又或者春阳也很大,都日上三竿了,这阳光怎不大?
    苏林微眯着眼睛。
    茶水入口,还未咽下去,他的瞳孔又放大了,他的眸光里出现了三个人影。
    三个人影。
    一男二女。
    确切的说是一位老者,两位妙龄少女。
    鹤发童颜。
    老者虽头发花白,这脸不显老,他长了一张四十岁中年人的脸。
    步伐稳健。随着少女身后而行,行走并不快,却似乎步步能生风。
    鹤发童颜,苏林觉得不对,应是未老先白。
    苏林可以肯定对面是一位白发的中年人,怎会有比他年纪还大,脸面比他还显年轻的人呢?
    有吧?苏林觉得是有的。可不至于年轻这么多吧!
    那就是未老头先白。
    三人并非并肩同行。
    一位妙龄少女在前,白发之人和另一位妙龄少女紧随两旁,却明显落后前面少女半步。
    半步足矣,足以看出三人身份的不同。
    先行的妙龄少女,眉眼如画,穿了一身淡青色的素净的袍子,仍显身姿傲挺,曼妙身姿不可掩。
    衣袍素净,妙龄少女却透露着一股特别的气态,少女那双如水的眼眸里,并未有丝毫的稚嫩之意,明眸平静如水,倒是显得她沉稳干练。
    后面的妙龄少女眉清目秀,风姿卓越,冻雨刚歇,天初晴,初春仍有些寒凉,如此的天气却身着一件水绿长裙,笑意盈盈的说着话。
    当然,苏林很清楚,满面含春的妙龄少女并非对着他笑,那一脸浓浓的笑容是展现给淡青色衣袍的妙龄少女看的。
    身着淡青色衣袍的妙龄少女耳中虽听着身着水绿长裙少女的笑语,可她的眼睛却看向了祥林雅舍。
    苏林心中一乐,这如春花的笑颜尽入了他的眸中。
    苏林虽已五十岁,可也被苏谨言养的身强体壮。身着淡青色衣袍少女这一看,身着水绿长裙少女这一笑,苏林立时面色红润,无名之火迅速从身体里升起,身体里有蠢动,身子燥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