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议和?迁都?两难自解!
作者:云天扬   穿成炮灰,怒娶反派,不服就干!最新章节     
    沈玉卿在任命海端为内阁首辅时。
    大云士林其实非议颇多。
    此人性情过于刚烈端正,为官好像不懂得迂回做人,在中州当父母官的时候,那些官吏都恨透他了。
    这家伙查起贪墨来,就算是他的亲弟弟,也是依照律法处置。
    半点不留情面。
    偏偏,海端就好像遇到了天大的机缘,在仕途上节节高升,从一个县令做到了中州巡抚,又一跃进入到了内阁。
    这种人,真的不懂得做人嘛?
    是海端不愿意同流合污,他要一生清正。
    张太忠给沈玉卿最后的一道折子。
    便是要把海端给提拔上来,此人是一把比所有名剑都要锋利的剑刃,能够为沈玉卿斩尽一切邪祟。
    沈玉卿浅笑道:“海首辅,你一向最厌恶阴谋诡计,为何还会这么说?”
    “阴谋诡计,不等于不走正道。”海端微笑道。
    “好吧,朕认同这个说法,那你尽管去干吧。”
    “多谢陛下赐权。”
    海端自认为,无法像张太忠那样左右逢源,但要是和身边人打好交际,还是不成问题的。
    上书房中,王镇的言论给人心带来了极大动摇。
    随着时间推移,北凉州战局愈发被动。
    隔了一日,正好在朝会上,沈玉泽亲笔所书的战报又到了。
    鼎天城城下再战妖族大军。
    六个时辰,折损八千九百余人,斩妖不足四千之数,鼎天城岌岌可危。
    奉天殿中的气氛一度陷入低谷。
    今日,内阁次辅王镇没有来上朝,毕竟昨日得罪了沈玉尘。
    革职的旨意还未正式下达,但他也只能在家里闭门不出。
    原本定下的是,让海端找个由头,罢了他的内阁次辅之职,但君臣二人谋划了一番过后,已经改变了想法。
    因为战报导致的低落气氛。
    海端授意了一位御史,让他今日在朝堂为王镇辩护。
    正是因此,气氛再度活跃。
    那名御史首先站出来,朗声道:“陛下,臣认为,王镇王次辅昨日所说,并非没有道理。”
    “战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透顶。”
    “即便不迁都,也应当与辽金王庭议和,令穆王领军驰援北凉州。”
    “如此一来,乱局可破。”
    大部分人都认为,沈家兄弟之间的矛盾,都是因沈玉卿的猜忌心而起。
    国难当头,应冰释前嫌,共同抵御外敌。
    毕竟不管是沈玉泽,还是沈玉卿,都在面对外敌,而且都是相当吃力的状态。
    如果,辽东的战力全部过去,那么局势就对妖族会特别不利。
    当然,对沈玉泽也会很不利。
    许多人不知道其中纠葛,但海端现在清楚的很。
    他是想利用王镇的倾向,给沈玉尘造成一种错误判断。
    让他觉得。
    还有机会能够把手给伸进朝堂!
    归根结底,朝廷和沈玉卿,还没有真正把沈玉尘定性为“反贼”。
    随着这位御史的发言。
    许多人开始为王镇鸣不平,而这位海首辅便在奉天殿中舌战群儒。
    很可惜,他没能成功。
    大家都是忠臣,没有奸臣,都是为了大云的整体利益。
    诸多官吏开始为王镇请命。
    要沈玉卿赦免他的冒犯之罪,让他重新回到内阁,并且负责与辽金王庭议和之事。
    王镇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散朝过后,沈玉卿便拟了一份圣旨,让王镇立刻返回内阁议事。
    但让他感觉到奇怪的是。
    内阁议事,要首辅和所有次辅到场,还得沈玉卿亲自坐镇才是。
    今日的内阁议事房中,只有海端一个人等在这里。
    因政见分歧,王镇对他并没有好脸色,冷着脸行礼作揖。
    “卑职王镇,拜见海首辅。”
    “免礼,落座吧。”
    海端的语气也不好,王镇坦然落座,问道:“不是说内阁议事么,为何只有海首辅与卑职?”
    “准确来说,今日只有你和我议事。”
    “在议事之前,我得问你一个问题。”
    “昨日在上书房中的言论,你究竟是何居心?”
    这根本不是询问的语气,而是像是在审讯。
    王镇正声道:“我的居心,就在于为陛下分忧解难!”
    “北凉州的被动局面摆在那里,已经脱离了事前所规划的路线。”
    “照此下去,不出半年,不……是不出三个月,北凉州将会全境沦陷,这还是最保守的说法。”
    沦陷地区和战事缓冲地区,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前者是被敌人完全占领。
    后者,则是能够利用起来与敌人进行周旋。
    两者有着本质性区别。
    王镇是不愿意看到那种局面,才会想到提出迁都中州天京府,收拢南方七位藩王的权力用来拱卫朝廷,。
    同时,与辽金王庭议和,给沈玉尘减轻压力,让他带着十几万精锐奔袭北凉州。
    两难自解。
    自始至终,王镇都不觉得自己错了。
    在海端面前,也是一副倔强模样。
    认为海端的“审问”,是想逼自己低头,一味的在北凉州不断投入战力。
    “海首辅,我知道,你是想让内阁所有人都支持你。”
    “我王镇也并非是不明事理的人。”
    “但是,国难当头,我必须要为大云考虑,为陛下考虑!”
    就在这时,海端忽然露出一抹满意地笑容。
    王镇略显错愕。
    海端笑道:“那好吧,今日的朝会结果,便是如此。”
    “王次辅,王大人。”
    “就由你来领衔,与辽金王庭谈一谈议和之事,你即刻就要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王镇更加错愕,不敢置信地问道:“海……海首辅,您说什么,陛下同意议和了?”
    “对,但我还有话要和你说,现在你要务必听好。”
    “请海首辅示下。”
    海端神情一凝,浑身溢出了一股正气,能看得见的正气。
    迅速隔绝了这一方小天地。
    王镇惊奇道:“您在文海中有了境界?”
    “对,去年的一次机缘巧合,让我悟了正道,但如今不过只是真境而已,与张太忠的天人境还差的很远。”海端说。
    王镇心情沉重。
    文海境界,也是每一个文人都想要获取的事物,但自己还不够格。
    “王次辅,你现在要把一个前提记在心里。”
    “必须要彻底明白,才能够让你进行议和之事。”
    “穆王沈玉尘,永远都不值得信任,起码对我们来说不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