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萤火
作者:陵江春   花影庭最新章节     
    酒杯斟满,香气醉人。
    柳飞鸿看着面前的杯盏,当真动了想要痛饮几杯的冲动,顾铮瞧出她得心思,将杯盏往自己面前挪了挪,“先用饭。”
    他夹了块肥瘦相间的酥嫩鸭肉放在她碟子里,鸭肉散发着一阵阵果香,油脂经过烘烤并不觉腻反而脆得冒汁。
    柳飞鸿吃了一块,正要伸筷子,顾铮却十分周到的又重新给她挑拣了一块。
    饭到半饱,顾铮才允许她喝了几杯。
    兴许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她晕晕乎乎的便躺下了,直到暮色四合才醒过来。
    喝了一碗清粥,便与顾铮出客栈游玩去了。
    夜幕如帷,星河渐明。
    两人穿过了灯火通明的市集,摊位上挂着彩灯,照亮了摊主和行人的笑脸。
    小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热气腾腾的食物香气四溢,如烤鱼、热汤与新鲜的烧饼,吸引人驻足停留。
    柳飞鸿被这热闹景象所吸引,不时停下脚步,尝试各式小吃,短暂的忘却忧愁。
    古桥上,几对情侣低语着,在月光映照下投下长长的影子。
    清风拂过,带来河水的清凉,月光在水面上碎成一片片银光,柳飞鸿靠在栏杆上,看着水面的光影变幻,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那流水一同远去。
    夜里菡萏丽影模糊,不适合观赏。
    顾铮便又带着她前往幽静的一处园林,这里种满了夜来香和月季,夜色中花香沁人心脾,偶尔有萤火穿梭于花间。园内亭台楼阁掩映在浓密的梧桐和松柏之间,一座座古朴的亭子被点缀以幽蓝的灯笼,透出一股清幽古朴。
    两人坐在亭中,听着远处传来的一阵阵琴声。
    顾铮给她扑着小扇,出门时也挂了熏蚊虫的香囊,无蚊虫滋扰倒也惬意。
    加之耳旁琴声悠悠,让人好似游荡在梦中星河,明知是梦,却美好的让人不愿清醒。
    她心头的伤需要用很长得时间去疗愈,他会一直等着自己吗?
    *
    凤临,玉京。
    孟秋,莫宣仪刚满一岁的小公主忽然离奇死在青玄宫。
    明昭帝未免她伤心过度,也不愿旁人亵渎她小小的身体,便草草将人封棺,待七日满后将其以公主之礼厚葬。
    她含辛茹苦生下来的小公主,才刚学会开口喊娘,就这么没了,甚至连最后一面也无缘相见。
    莫宣仪无法忍受丧女之痛,不待公主下葬便病倒了。
    两面透风的回廊上,有鱼儿不长眼的跃了上去,吧嗒一声过后,肚皮朝上,难以动弹。
    紫薇在回廊上攀岩,层层叠叠煞是好看。
    顾岫疾步而行,在回廊拐角处遇见了盛宠正浓的杜清燕。
    隔着海棠洞窗便瞧见她坐在凉亭内的美人凳上,一手给湖中鱼儿投喂,不时旁若无人的发出晏晏笑语。
    顾岫瞥了一眼,便好似未看见一般。
    不过刚迈了几步,便被她身边的宫娥请了过去。
    顾岫一记冷眼,那宫娥便吓的哆嗦。
    杜清燕只好自己去请,她仰着下颌,笑容中透露出一种不加掩饰的自傲,那是对自己地位提升的一种公然展示。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调整到最为得体和优雅的状态,以确保自己以最佳形象出现在顾岫面前。
    走到顾岫近前时,她没有直接开门见山,而是故作神秘。
    “本宫有几句忠言逆耳,不知太子殿下是否愿意听?”
    顾岫微微一笑,笑意未达眼底,却依然是一派从容,他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兹事体大,太子可否借一步说话?”
    “既兹事体大,又是忠言逆耳,婕妤娘娘如今说话的口吻,倒是越来越似皇后了。”顾岫已不似方才和煦,面上笑意未减,可眼中却泛着汵汵冷意。
    杜清燕并未打退堂鼓,反而是抬脚朝他靠近了些,想要迫使他退步。
    顾岫果真退后一步,眼神里却流露出嫌恶,“请婕妤娘娘自重。”
    杜清燕气笑了,她眯了眯眼,眼尾泛着邪气,“不如你来教教我,应如何自重?相较于你即将迎娶的太子妃,我自认为乃皓月与萤火之别。”
    顾岫闻言,神色未变,回以淡定的一笑,“既如此,娘娘为何要与孤的未婚妻相比较,你做你的皓月,她做她的萤火在孤心头燎原即可。”
    杜清燕扯着唇角笑得僵硬,话里带着狠意,“陛下已有废储之意,太子殿下该多去明辉殿献献殷勤。”
    “不劳婕妤费心。”他拱了拱手,朝反方向而去。
    杜清燕望着离去得背影恶狠狠道,“终有一日你会来求我的。”
    ……
    他辗转抵达云光殿,恰见槿嬷嬷久候,几经寒暄后急匆匆往凤仪殿而去。
    司徒皇后端坐高位,云鬓披散如绸,尽显慵懒之姿。
    莫宣仪则颜色憔悴,坐于一隅,肩头微颤,泣不成声,手中的绢帕已被泪水彻底浸湿。顾岫的到来,让她勉强止住了哭泣。
    皇后挥手让众侍退下,语气沉重道,“此事牵连重大,关乎国诈,真相未明前,切勿泄露半字。”
    莫宣仪声泪俱下,情绪激动地陈述着,“自杜清燕入宫后,便祸起萧墙,她蛊惑陛下,致使陛下沉溺邪术,甚至不惜弑子炼丹,其行径毒辣,罪大恶极,乃人神共愤之事。”
    方压下的去眼泪又再次涌现,带着绵绵恨意,不禁让人胆颤。
    “不过是你一面之词,尚无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