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汉代农具
作者:淞凉糕   皇帝来了:我成天幕素材了最新章节     
    “三代汉朝?那我大汉厉害了!”
    刘彻:“后面还有后人复辟汉朝?没成功?要是成功就好了,可惜!知不知道是谁的后人,朕对他好一点,留点东西给他……”
    李世民:“三代汉朝?刘备要是成功,汉朝就是天下王室正统了。确实,后面就不会再有别的王朝了! ”
    “我不相信世上有如此完美的人!”
    “我们汉朝竟然有这么完美的皇上!”
    “真的吗?为什么以前了解的刘秀就不是这样的,现在怎么感觉好有魅力!”
    “啊?这么神奇?这是能呼风唤雨了?”
    “凑巧吧!”
    “我相信,我以前也听过高祖皇帝的故事,听说高祖有神龙血脉,高祖皇帝的母亲有一次在水塘堤坝上闭目休息,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梦到有一条神龙缠住了自己的身子,等高祖的母亲醒来之后,神龙也就消失了,但是没过多久,高祖的母亲便发现自己怀孕……”
    “我也听过这个,还有咱们陛下的……”
    【2000多年前,我们就已经用上了“联合收割机”……
    汉代赵过,三脚耧车,使用时,一个人在前面拉着牛,并扶住耧辕,另一个人在后面扶着耧把,边走动边摇动耧车播种,开沟,播种,覆土一次完成。(图片)】
    评价:
    @小时候我也拉过这耧车,原来是汉代的发明,是老祖宗太聪明,还是后世子孙不争气,竟然使用了两千年!
    @50年前也是这样的,民国到汉朝,老百姓生活变化真不大。
    @这种的现在农村还在用!
    @这在河南叫“耧”,播种小麦的器械,一直沿用至今!
    @ 一想到古代就恨清朝,,,耽误了国家发展。。。
    @天工开物 ,永乐大典 [赞]!
    回复:是书,里面有很多发明以及构造图,可惜的是清朝列为禁书,束之高阁了!
    @这是三行木制播种搂,用来种小麦和谷类作物用的,小时候我在前面牵着牛,父亲在后面扶着搂,边走边摇搂,囗里不停吆喝道,推推推,拉拉拉,童年时候的故事!
    @其实古人一直很聪明,很多现在的发明都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改进,现在反而把古人的智慧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各时空:
    秦朝民间:“这就是后人用的农具?可以用来种麦?看着好轻便……”
    “我们也能学学呗,让王木匠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诶?我怎么觉得在哪见过这个?我想想……对了,想到了,在皇庄,里面的佃户正往里搬来着,我当时还以为是个玩具,原来是农具……”
    “那看来错不了,皇庄都用上了,等去打听打听,在哪打的农具?”
    嬴政:“这就是前些日子报上来的农具?”
    “正是!已经在皇庄试用了,效率高很多,一般一天只能种了两三亩地,现在用牛拉着一天都能种七八十亩了!”
    嬴政爽朗的笑声传来:“不错不错!就看秋收了!”
    “汉代?是我们朝代的耧车!”
    “赵过发明的,嘿嘿,我们老赵家的人。”
    此时,一小儿听见天幕上叫他名字,仰头看着天幕,嘴里应到:“诶,爹,你看,他叫我呢!”
    “诶呦呦,叫你就好了,这可是名留千古的活儿呢!”
    “不是吧,我们没见过这东西啊?没听说过,但看着好省力……”
    “会不会是那个汉代,叫什么…东汉……”
    “我家没钱,要不,还真想要一架……”
    “咱是没钱,刘家有钱还有地,看看他今年会不会换上,到时候我们去试试……”
    “啧,开沟、播种、覆土,一次就能弄好,羡慕……”
    唐朝:“我见过这个,我家种田就用这个!”
    “汉朝就有了,我怎么才用上?”
    “原来,2000年后还在用,那我们制一件,到时候传下去,能用好多年!”
    “原来后世也是这样种地的!”
    “《天工开物》天幕讲过,我后来也去找过看,《永乐大典》也是那样的书嘛?”
    “这书不是好书嘛?怎么会被列为禁书?”
    “这…清朝,我现在也讨厌了,干啥不让学种地,让我们饿肚子是很好的事儿嘛?”
    各时空众人在一个月后,终于有人看到耧车的真容,上手体验一下,大部分人咬咬牙,给自己添了一个农具。木匠们手上的订单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还有其他的农具没?”
    【汉代农人就用上了农用风机?
    汉代人发明了农用风机,保证粮食颗粒归仓。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中国已有扬去谷物中的秕糠用的风车(扇车),欧洲约一千四百年后才有类似的风车。 (图片)
    扇车主要用于清除谷物颗粒中的糠秕,由车架、外壳、风扇、喂料斗及调节门等构成。工作时将粮食放进上边的喂料斗,手摇风扇,喂料斗下边就有风吹过,开启调节门,谷物在重力作用下会缓缓落下,密度小的谷壳及轻杂物被风力吹出机外,而密度大饱满的谷物直接流出在下边出料口。这样,就把糠秕与谷物分开。】
    评论:
    @天工开物还是那什么里边不就有这个图吗?
    @古人的智慧,是切实可行的!现在的机械化干的快,勿扰伤人,年年都有。
    @现在有的地方还在用。
    @不得不说古人制造的每样东西都可以用几代人,为后人考虑,现代某些科技发达搞绝人类
    @我有一个朋友珍藏他家祖辈四代用过的这农具老件,至今依旧好用。被他视为见证家族历的“瑰宝”。
    @小时候经常摇,大人还说别乱摇,会肚子疼,吓得不敢乱摇。
    @古代工业产品,一个成熟的设计可以用一两千年,从实物到辅证,传承有序且量大,越是看到这些历史瑰宝,我就越好奇洋人那些扯淡的孤品文物,糊弄人连做旧都不知道,怎么突然近代科技爆发的,哪里来的传承有序?
    回复:明朝书籍被他们偷走了,清朝又对我们进行封锁打压,导致大部分都流失海外了
    @老祖宗夜观天象都能绘制出天文图,竟然与美国天文望远镜验证的一样!
    各时空:
    “又是汉代发明的?难道我大秦就没有嘛?”
    “可能也有,但是可能没有,我们秦朝才14年!”
    “皇庄既然有耧车,这个可能也有,改天一起看呗!”
    “太好了,现在的米一直分不干净,我想尝尝没有粗糠的口感,肯定很好吃!”
    “这又是我大汉发明的,我大汉人才就是多,他们2000年后,还在用呢,多厉害!”
    “不过,这都什么时候的事儿,难道我们离京都太远了嘛?怎么没有传过来?”
    “这怎么知道~要不是天幕,谁会知道,咱有这东西呢!”
    “这个农具怎么做的?竟然能把糠和米分开……”
    “原来这玩意儿是汉朝发明的!我以前只知道是从自己家传下来的!”
    “这些都有了,有没有什么好的农具来试试啊!”
    秦汉两朝,皇帝都吩咐道:“既然后世都是用这个来耕田的,那就尽快普及,让咱们的百姓也好好享受享受……”
    “又是天工开物,到底是何种书籍?好想拥有一本……”
    “天工开物?这本书?咱也没有啊?这是哪个朝代的书,感觉里面好东西好多啊!”
    “什么?洋人竟然超过我们了?”
    “蛮夷之地的人,怎么会超过我们?不是说后世很强大嘛?”
    “明朝的书被偷了?难道洋人不是过来传教的,是来偷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