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接着奏乐,接着面
作者:木子李大湿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最新章节     
    整个面试环节紧张而有序,学生们都全力以赴,希望能在这一关键时刻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潜力,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开启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第二位进来的就是苗苗。
    她一开始还有点紧张,看到李介宾对她点头示意,算是稍微稳定心神,开始自我介绍。
    “那么,这位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温病学里,卫气营血的治疗大法是什么呢?”
    在场的人懵逼了,这问题次序反了吧?
    不过这个问题确实简单,有标准答案,其实就是考察原文知识,苗苗之前做过功课,顺利的回答出来了。
    等于是先喂个招了。
    “嗯嗯,回答的很好~我们下一个问题。”
    李介宾装模作样的,“请回答,《内经》中的标本是什么?”
    “这里的标本有三种解读:首先是阴阳为本,阴阳是自然万物之本,人类也是万物之一,疾病也是本于阴阳,所以当求阴阳之本而治;同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阴阳的失调,治疗上要注意纠正阴阳偏盛偏衰,恢复和促进其平衡状态,这是其一。”
    “其二,病为本,工为标。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及其疾病为本,医生及其治疗手段为标。医生及其治疗方法必须符合病人的病情才能取得疗效,如果两者不符,配合失当,则疾病不愈。”
    “其三便是我们现在普遍的认识,认为病因为本,病症为标......”
    李介宾带头鼓掌,看看,他之前说过的,至少有三种解释的!
    用处不大,但是会显得你博学多识。
    老唐老王也只能跟着鼓掌,呵呵,演的真像,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女生是寒假之前找老刘的那个学生吧。
    “好的,最后一个问题,《伤寒论》中的六经,怎么解释?”
    “仲景六经,名为六经,其实质是六组证候群。
    最早在《素问 热论》有云:今热病,皆伤寒之类。
    张仲景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六经辨证体系......”
    老唐觉得,这个说的比之前那个罗娜要好。
    而老刘听着觉得,这种说法也没错。
    华云秀则是觉得,你们这些搞伤寒的,自己内部都充满着矛盾。
    “但是《内经》中的六经仅以经脉论证,未涉及脏腑,只涉及实证、热证,未论述虚证,寒证。
    内经中,三阳经病证为表热,三阴经病证为里热证。(相当于伤寒论中的太阳病与阳明病)
    后来的张仲景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热病的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不仅补充了虚证、寒证,而且每一经证候中详列经证、腑证以及各种变证、坏证......”
    老刘这个时候能体会到李介宾出这道题的深意了。
    三道题里面,六经最难,因为历代医家意见各异,也最能体现出一个中医学生的思辨能力。
    “各位专家老师,我的回答完毕了。”
    “嗯嗯,回答的很好,可以后场休息了,下一位同学。”
    ......这位你怎么不加试了?
    有猫腻,大家都看出来了,还有,她一看就是早有准备的样子,是不是你当了二五仔?
    李介宾清了清嗓子,“各位专家老师,打分可要客观公正,不能掺杂主观臆测哟。”
    掩饰都不掩饰一下的吗?
    几个导师客观公正的打了分。
    下一个进来的是王天赐。
    他身材高大挺拔,散发着温暖和活力,给人安全感,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自信和朝气。
    “同学,请回答一下,伤寒六经是什么?”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请问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没有!”
    这小子,好勇呀。
    “内经标本是什么?”
    “本为阴阳......”
    “请问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没有。”
    “温病学里卫气营血的治疗大法是什么?”
    “在卫汗之可也......”
    “好的,同学你可以先出去休息了,下一位。”
    旁边有场务给几人添水。
    “这傻大个呀,长得四白大脸的,怎么回答问题那么刚?”
    “这才是研究生面试正常情况,前面两个那是拔高了水平......”
    是嘛?那就好,我还以为是我题出的水平问题。
    接着面试了几个,都是差强人意,毕竟这年头学中医,看教材的多,学经典的少,大部分都是二道贩子,没几个是看的一手货色。
    转眼面了一半了,李介宾都有点打瞌睡了。
    突然听到有个豪迈的声音说道:“我认为,只要够热血!够青春!有几层意思都是可以的!”
    李介宾被惊醒了,这是哪里来的猛将?问你的六经,不是二次元!
    来人,叉出去!
    这次进来的是个长发飘飘的女生,一看就是没什么水平的花瓶。
    李介宾懒洋洋的开口问道:“伤寒六经,何解?”
    那女生思索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假设张仲景依据《素问 热论》说六经,则六经反映了病情发作的时间规律,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但三阴三阳次序,于《素问》可,于《伤寒论》不可......”
    李介宾打量了一眼这个黑长直,不好意思,走眼了。
    “《伤寒考》一说:伤寒六经与足三阴三阳经相对一致,即太阳病为足太阳膀胱经病证,所以会出现腰背骨节疼痛,是足太阳膀胱经巡行所过。
    阳明病为足阳明胃经,少阳病为足少阳胆经,太阴病为足太阴脾经,少阴病为足少阴肾经,厥阴病为足厥阴肝经。”
    有意思的说法。
    “那内经中讲,何为标本?”
    “阴阳为本,病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病人为本,治疗为标......”
    话锋一转,她继续说道:“先病为本,后病为标;风寒暑湿燥火为本,三阴三阳为标;内脏为本,肢体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旧病为本,新病为标;里病为本,表病为标;急者为标,缓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腑为标,脏为本......标本,阴阳也,矛盾者也。”
    李介宾看着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