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粮站
作者:半糖加冰块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最新章节     
    因为车上有粮,两辆牛车上也是有粮的,于是走路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路程,因为要顾及到牛车,也是慢悠悠的走了四十多分钟才到粮站。
    准确说还没看得到粮站,就看到了很长的排队队伍。也有几个人推着自行车在占位置的,按道理这样子不太道德。但次数多了,也没有人出头就默认了。
    因此才会出现像红星大队的村长一样的情况,凌晨四点出发占位。
    大队长没有让车停到队尾,而是下车去前头的队伍找村长占的位置了。
    村长虽说四点出门了,但人力自行车也还是要去了大半个小时。占到了个第五的位置,要知道他们县负责管辖的大队有几十个。来迟的真得留在这过夜,谁也不敢赌那个夜路,特别是那些个远些绕山路的。
    没办法,不是哪里都能跟红星大队似的能修上一条好路。
    朱玉宁跟祥叔打了个招呼,也往前走,好奇的到处看看,走走停停。
    然后小六在不停的拍照,只有宿主能看得到统子。加上小六的升级,就是为了在使用实体的时候还能完美利用本体性能而存在。
    实体对于在未来的子系统来说,确实没什么必要,也就执行任务接触过人类学习情绪之后衍生的想法。然后这个想法也因统子而异,有的会越演越烈,也有的只是三分钟热度。小六自然就是前者了。
    闲逛了一圈的朱玉宁正回头的时候,被大队长喊住了。
    “朱知青,位置在这。”
    朱玉宁那是一个突然眼瞎,听得到大队长的声音了。找不到声音的方向,还转了一圈。
    “回头看。”大队长看不下去,又喊了一声。
    朱玉宁这才看到人,就在她闲逛的时候,路上的车是缓慢的调整位置。于是她就没注意到大队长他们都挪到前面去了。
    他们到粮站是七点多,差十分钟才八点。但是粮站开门是八点整,而且这个粮站验粮是出了名的严格。晒的不够干的,那是真的不收的,你要么拉回去晒干再来,要么就不要绩效等着上面批评。
    于是大家都会习惯了自己检查一遍,再交粮。一年到头来,那是不能在这点事情上再马虎了。
    朱玉宁坐在牛车边上,靠着背后的粮。车队要往前些,陈叔就会喊上一声,大家那就下了车先,等到位置停住了再坐上去。
    第五名是不快也不慢,再加上朱玉宁是完全懒得去前面看人家验粮称粮。躲在牛车边上听歌,不敢看剧,怕控制不住表情和笑声。
    约莫是一个大队花费四十来分钟,等到朱玉宁他们的时候已经是正午十一点多了。
    不得不说,晒粮的时候,有几天天气还是阴的。现在要交粮了,就出大太阳了,但临近冬日的太阳倒是没之前热气,但也还是让人烦躁的很。
    红星大队要算人口,也有两百多口人,还不算上知青那十几个。但能干活的也是要刨除了不能干活的老人,孩子一众。而且有些家庭里是离不开人的情况,那就只能是特殊处理。
    但也就是红星大队民风好些,干活的工分也不死板。能者多劳,多劳也能多得。这才是好民风根本的存在。当然大队长和村长也得干事才行。
    一百多口人耕种将近四百亩地,那就人均达到了惊人的三点几。(看某度查的,三百多人口,人均1.5亩地的情况也只是温饱,红星大队是富裕的,吃饱喝足还能有点余钱的情况,那就只能往多的写。放心字会补足。)
    但因为亩产不高的缘故,不多种地交完粮,还想留点余钱那是很困难的事情。于是红星大队在开荒地前那是组织了大队会议的,最后是两百一十几的赞成票通过。至于懒得那些就懒吧,反正有多少工分就领多少工分的粮。
    因为人口粮加上工分粮都不够人糊弄的,那些个懒人见人家真的不理他们死活,还要上报公社当典型。一个个的都认真的多干了几个工分,真的只能多几个工分。再多就要他们的命,大队长也是没话说了。
    现在上交的豆子是亩产两百多斤的大豆,拖拉机上的都是大豆,一共是三千斤豆子。种了二十亩,交出来这么多是为了少交一点红薯,然后自己吃红薯。
    老牛拉的红薯有八百斤,小牛则是四百斤而已。要交的是一千五来着,剩下三百斤分成了好几批,前面占位置的村长他们也是运了一些,后面跟着朱玉宁他们来的也运了一些。
    毕竟陈叔说了,不能累坏了牛,不然老牛走了,他们可就没牛可用了。庄稼人对牛那是稀罕的很,自然是陈叔说什么都对,只要牛是好的就行了。
    于是朱玉宁就盯着人家验粮的手看,那豆子是一袋子抓一把,而且还不是都从袋子口拿,还把手探到下面掏上一把出来细看。难怪一个大队要费那么多时间,这一袋一袋的看,一袋子一袋子的卸货称重,那自然是要时间的。
    之前朱玉宁还好奇为什么用的是大袋子,这一袋子都两百斤了去可是不好扛的。现在知道原因了。
    于是是两个阿叔一前一后一起扛,称完重量给搬到里屋去。朱玉宁几个识字的知青就帮忙看登记单,这个东西是一式三份的,粮站一份大队长和村长也是各一份。
    因着他们大队要交的粮多一些,交完粮便十二点半了。
    大队长和村长那是仔仔细细的把折好的单子给收了起来,然后一群人离开了排队的行列。
    “我也不说啥了,三点我们就回去。要添置什么的就快些了。还是县城出来的路口。”这个安排已经是老惯例了,但前提得是交粮交的快的便利了。
    而交粮只有三个工分,大家愿意来其实就是为了这个便利。这一趟添置完,那就得等十月底收工后了。到时候天寒地冻的,陈叔也是不出门的了。那时候再出门添置可难受了。
    朱玉宁是完全不知道的,还以为人家是要直接回去的,之所以带吃的是以为会很久。虽然说现在也是早上六点多到现在十二点多,六个多小时了。
    不过现在可以去吃国营饭店的热菜热饭,那就没必要吃这些干粮了。就留着下一次吃,分人那也不好意思分,这的叔伯那可多了十几个人呢。
    跟大队长村子那是打了招呼才跑路的朱玉宁,直奔着国营饭店去了。
    然后她看到了第一次来的那个好心姐姐,依旧是负责前台点菜的位置。
    “姐姐,好久不见呢。”
    “是呢,这不是家里有事歇了一段时间嘛。妹子这次要吃啥?”服务员姐姐那是一个笑的灿烂。
    朱玉宁看了看今日菜单,没有红烧肉,不过也该换一下口味了。
    “那就猪肉炖粉条,再要个肉饼。”她也想尝一下国营饭店的烙饼味道怎么样。还有着名的炖粉条是不是真的很香很好吃。
    “妹子,真会吃。我一会帮你说一声,多给你一些粉条,吃不完就打包。”服务员姐姐说着说着就说起来悄悄话了,要不是后面还有人排队,她还是想和这个才见面了两次就印象深刻亲切的妹子多聊两句的咧。
    “多谢姐姐啦。”朱玉宁那是甜滋滋的说着话,然后把钱给付了,拿着单子去找了个人少的桌子拼了个桌。
    毕竟这个时间点正是热闹的时候,而且明显看得出来,里面又不少是来交粮中途出来吃个饭的。几个人一块就点了两个菜,或者是都是点的素面。想吃口热乎的,又舍不得吃贵的是这样子的了。
    很快朱玉宁吃上了自己点的饭菜,确实很香。而且现在的土猪肉确实是好吃的,吸满了汁水的粉条也很好吃。至于肉饼一对比就有点平平无奇了,不过也可以蘸着汤汁吃。于是朱玉宁把自己吃撑了,也是没吃完那好心姐姐给加了粉量的猪肉炖粉条。
    只能是打包起来了,一会放包里的时候给扔空间才行,不然就会泡成米糊糊了。